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過30年的發展,他就是用後世的實驗室做法,產量也比西堡肉聯廠的生化班組高。當然,西堡肉聯廠的生化班組的規模,其實也就是實驗室的規模,只是人多了幾個罷了。
楊銳並不準備直接出售生化產品來賺錢,這些東西目前還是國家全壟斷的模式,個人想賺大錢比較麻煩,而且也很累,連續不斷的生產就是久經訓練的工人都容易出錯,何況是他和一羣學生。
想獲得榮譽估計可行,偏偏是楊銳最不在乎的。
與其少賺錢換榮譽,楊銳更願意鋪墊些論文。
他當年讀研究生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給老師翻找論文了。通常情況下,導師列一張單子,他就要查一個星期的資料,要說看過的期刊和書籍融會貫通,那是不可能的,但總歸是要掃一遍過去的。
如此一來,這些論文現在都映在他的腦海裏。
楊銳只要選些簡單的來重做實驗,然後重寫就行了。
至於多簡單才能夠讓自己的小實驗室運作起來,楊銳的判斷方法就是實驗設備的價格。
設備越簡單越好,儀器用的越少越好,實驗越單純越好,原料越容易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