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80年代雖然沒有學術搜索一類的網絡數據庫,但學者們其實更關心本專業的研究進展,許多人不用查期刊,就能說出目前的最新論文是什麼樣子的。
不過,國內的論文大家說的明白,國外的論文就很講了,許多人也是通過國內論文的轉述來了解的。
這時候,楊銳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了出來。
“小楊,你看看這篇說的怎麼樣?”瞅着楊銳的實驗空檔,就有中年大叔遞了複印紙過來。
國外的期刊非常貴,有的一本要上百美元,不是想買就能買的。於是,許多國內的學者就會拜託出國的熟人郵寄一些影印件,看不懂英文資料的還要想辦法找人翻譯,現在多了楊銳這個選擇,令許多人很高興。
楊銳也是來者不拒,他獲取資料的來源很少,看一些國外最新期刊也有好處。
不過,他翻譯期刊只翻譯化學和生物類的,其他類別的也有不少單詞看不懂。
其他人無可無不可,紛紛拿了這兩類的文章來找楊銳翻譯,讓他讀到了不少的論文。
這篇也是一樣,楊銳邊看邊說,不會的就在腦海中找到英文詞典來查,儘管翻的句子都散亂了,可意思清楚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