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最主要的是,楊銳現在有錢。
不算西地那非的後期收益,他手裏的美元現金都破10億美元了。算身家的話,去鐵酮等藥品的估值也是以10億美元計的,西地那非就更不用說了。華銳等公司的價值更高。
再要是眼光再放的長遠一點,楊銳京城幾百套的四合院,以及四合院裏的藏品,以及幾十棟的單元樓,再以及滬深兩地的藥谷和百萬套房子,都讓楊銳對錢的理解大爲改觀了。
有錢難買我開心,就是這樣子。
楊銳甚至懶得去找部委扯皮。
但是,對大衆媒體來說,這個故事就太有料了。
自掏腰包搞基礎研究,究竟是神經病還是譁衆取寵?究竟是故弄玄虛還是確有其事?究竟是社會的退步還是國家的不作爲……
楊銳飛機落地,休息一天再去學校的時候,北大三角地的議論都已經貼滿了。
更有學生,自發的組織起來,找到楊銳,信誓旦旦的道:“楊教授,如果大家都用自己的錢來做研究,中國的科研就真的完了,我們要爲您去向校領導請願。”
“不用了,沒必要。”楊銳回答的很心虛。他很想說,校領導和我是一條心來着,只是如今的北大也沒有幾千萬美元的閒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