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木秀於林。而且,還不知道後續情況向哪邊發展呢。”蔡教授又取出第二份《工人日報》,遞給楊銳。
同樣是評論員文章,這次列出了中國的科研開支和國內收入情況,提出:人體基因組計劃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力有未逮,楊教授拿出自己的獎金和收入做研究,是無奈之舉,國家不能提供足額的經費,也是無奈之舉。
“大報持中肯立場很常見,小一點的報紙就沒那麼多的顧忌了。”蔡教授見楊銳還沒有太大的反應,又丟了幾張報紙出來,道:“他們都把你架在火上烤了,你還不着急。”
楊銳再看,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多中立的論點論據了。
爲了吸引銷量,傳統媒體並不比網絡媒體更有節操。
《楊銳有獎金,其他科學家呢?》
《沒有科研經費的中國,就沒有希望》
《諾貝爾獎的獎金,應該由楊銳一人獨享嗎》
《科學家自費科研,就如戰士自購彈藥》
楊銳大略的看了一遍標題,又抽看了幾篇文章,就笑着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