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東的石油資源是無可替代的。很多不熟悉石油的人也許覺得,只要找到石油就萬事大吉了。
石油也因此往往被歸結爲政治問題,但它終究是個經濟問題。開採石油,必須要能賺到錢。若是不計血本也要得到石油,有許多比虧損開採更好的辦法。
就經濟性而言,中東實在得天獨厚到令人嫉妒的程度。
即使到了20年後,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成本也不超過6美元,阿聯酋和沙特等基礎設施完善的地區,石油開採成本僅2美元,像是白撿了100美元似的。與之相對應,20年後的勝利油田那樣複雜地質條件的陸上石油生產成本超過25美元,淺海石油的成本超過30美元,頁岩石油的成本超過50美元,深海石油的成本超過70美元,如果將北極石油開發出來的話,它的成本超過100美元。
所以,在1988年的當下,中東石油國家是絕對賺錢的,其他國家的陸上油田只能說是利潤不錯,至於深海石油、頁岩石油氣等後世炒的瘋狂的概念,直到90年代都屬於技術積累階段,送給人家開採,也沒人會要,白瞎了勘探費。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中東的石油纔是人們所理解的真正的石油。
與之相比,諸如加拿大油砂一類的資源,2000年都是雞肋,在1988年連資源都算不上,中國的頁岩氣也有不少,深入底下3500米以下,比國外的還貴20美元,到2010年也是積累。蘇城現在要是花錢去買上一片,等到30年後,算一下銀行利息,能把腸子悔青了。
如果將中東油田比做一年三熟的高產水田,墨西哥灣等二類地區就屬於一年兩熟的旱田田,如大慶一類的陸上油田只能算是可資餬口的坡地,頁岩氣等油田評價爲未開墾的生地也不爲過。
而在中東地區,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兩伊是條件最好的幾個國家。這其中,沙特阿拉伯不允許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科威特國土狹小,已無勘探空間。伊拉克和伊朗纔剛剛結束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並不安全,唯有七個酋長國組成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擁有最開放的環境和富裕的資源。
蘇城本小力弱,原本並沒有窺探中東油田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