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檢查組考察結束,先行返回。嶽部長卻出人意料的留在了天津,推說是身體不適,要休息一段時間。
蘇城知道,他是想要躲開正在京城醞釀的政治風暴。
這並不奇怪,國內廳處級以上幹部,幾乎都是從運動年代過來的,政治敏感性毋庸置疑。大家都能看到國內的政治危機。大家唯一沒有猜到的,是西方社會對中國的政策變化。
可以說,1989年前後的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之前,中國已經從美國買到了黑鷹直升機,而且正在採購F16戰鬥機。之後,戰鬥機合同自然黃掉,其他未完成的合同,也紛紛遇到問題。
但在事情發生之前,能夠判斷出國際形勢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蘇刑自然不在此列。
他也留在了天津,美其名曰“考察市場”,實際是守在嶽部長身邊,擔心蘇城等人出什麼歪招。
然而,在蘇城看來,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何須歪招。他也留在了濱海船廠,卻只是一門心思的做技術,包括他自己在內,都跟着哈利伯頓的工程師學習。
海上石油裝備的技術要求高,但要看懂的要求卻不高,蘇城又有學校的基礎,每天就跟着老外的工程師看。隨着第一艘10萬噸級的舊油輪抵達,哈利伯頓的工程師人數也從12人增加到了80多人,其中既有操作機器的專職工程師,也有車銑刨鉗的通用工人,這些人的薪水相當之高,還有每天的出差補助。
因此,爲了儘量減少支出,濱海船廠都是組織工人三班倒的,三五個工人跟着一名外國工程師,又是敬菸又是請客的,一門心思的想把人家伺候好了,能多學一點東西。
蘇城走在車間裏,到處都是“Thank You”之類的聲音。這也就是中遠船務,他們做了十年的對外工程,大家多多少少都會些英文,年輕的工人和管理人員就能擔當翻譯,若非如此,光是80多名工程師的語言問題就不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