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幾天後,唐禮和甘革新找上了蘇城,同意了他的條件,分別在日照和泰安開始鋪設網絡。日照市距青島很近,泰安離濟南亦近,除了沒有管線之利,本身是不錯的選擇。
蘇城無法做到布點全省,那就必須讓利出來。1990年的天然氣管道盈利比不得2000年後,時人也從未想過股票上市,因此,除了兩個副省級城市之間的燃氣管道被大華燃氣公司預定之外,其他支線交給黃能國際等公司也沒關係。待日後有錢了,再建大口徑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也不會受到影響。
唯一引起爭議的就是標準。天然氣管道建設不易,成本頗高,又多深埋於地下,因此,建成後再改的成本很高,爲了避免某地的天然氣管道形成瓶頸,統一的標準是非常必要的。後世的西氣東輸管道由中石油建設,自己定標準自己遵守,自然方便。蘇城沒有此等財力,但他也要黃能國際和南氣的管道能配合自己的天然氣供應,否則運營時多出來的成本,全得自己承擔。
黃能國際和南氣自然不太願意建高標準的天然氣管道,他們都是改革開放初期就下海的商人,用了10年時間才積攢了一筆家當,如果要搞燃氣管道,等於要把老本全投進去。在沒有見到利潤之前,這種投入自然是越少越好,選擇便宜的管道自然最符合他們的利益,至於說能用幾年,那也要幾年後有錢了再考慮。
爭論歸爭論,蘇城堅持之下,他們也只好遵從,協議總體而言籤的算是順利。
然而,分開的家華公司老總武強就不會去考慮標準和位置的問題。他找到了勝利油田的“劉公子”,說定了液化氣供應的事項,草簽了一份合同,就直奔濰坊而去,這裏距東營較近,離青島也不遠,正是兼具現在和未來的位置。
武強已經打好了主意,一等賺到了錢,就從濰坊進軍青島,到時候,哪怕只佔一個區,利潤也不會少。他們這些做多了燃氣的人,雖然還說不出管道爲王,卻也有了模模糊糊的認識。
除非公司倒閉或被收購,否則的話,佔領一戶人家就有一份盈利,比起普通的生意,還是要好做的多。
雖然沒能拉上黃能國際和南氣,武強也並不在意,全國想做燃氣管道的人多了,他這邊只要啓動了,自然會有人揣着鈔票來加入。他自己也撥了幾個電話,準備在立足之後,就將家華公司的總部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