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瞬間刺殺 (第4/18頁)
圓太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匡胤他們應該感到幸運,因爲他們沒有和那大船直接撞在一起,而是同向飄行最後靠在了一起。靠在一起的兩條船竟然在潮水力道的作用下一時不能分開,就像合併成了一條船,繼續不停地旋轉起伏。
沒有撞擊並不代表沒有危險,更不代表兩條船上的人能夠患難與共。兩條船靠攏得再近也不會真的變成了一條船,想殺死你的離得再近也不會成爲一家人。
峯頭決
趙匡胤的危險來自兩個人。一個人提着的武器是張漁網,但這不是一般的漁網,而是一張鐵網,網結上掛滿了周邊鋒口的銅錢,輕輕一抖聲響如同雨打銅鈴般悅耳,這鐵網叫“雲羅天網”。宋代無名氏所編撰的《奇兵散譜》是專門收錄江湖奇異兵器的著作,但所謂“散譜”,就是隻將兵器收錄但並不進行排名。此書中就有此“雲羅天網”的收錄。
另一個人更加奇怪,遠遠看着他時還以爲他空着手。離近了再看,原來他一手抓一塊黑色磚塊,那磚塊和一般的青磚大小差不多。
趙匡胤江湖走得多了,他一眼就看出這磚塊不是普通磚塊,而是鑌鐵鑄成。但這對鐵磚到底是兵器還是暗器他卻不知道,因爲除了看到過街上的“混混”用磚塊對拍、對扔外,他還從未在江湖上和戰場上見過有人用磚塊當武器的。
趙匡胤面對危險後首先將氣息調勻,然後一隻手依舊緊抓住纜繩,另一隻手一抖盤龍棍。龍口從龍爪上鬆脫,盤龍逆鱗也從纜樁上拔出。然後他單手提棍,穩住身形,嚴密戒備對手的異動。棍子前段的龍身在甲板上,隨着船身的起伏盤旋不停地翻扭遊動,真就像一條活龍。而趙匡胤高大的身形穩穩地挺立在那裏,手中抓着一條遊動的活龍,身後是潮起浪打、雲卷霧漫,真就猶如天神下凡。
帶來危險的兩個人始終沒有動手,不是因爲距離遠,也不是因爲所處境地非常險惡,而是因爲有些格鬥不需要實際進行就已經可以預知到結果。
趙匡胤可以算是武功第一的皇帝,他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爲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瞭“大小盤龍棍”,就是後來的雙節棍(1)。這大小盤龍棍法,其實就是爲他手中兵器的特性而創。雖然前段龍身是軟的,一般只能以鞭法招數使用。但趙匡胤卻最終能將其運用得想硬就硬、想軟就軟,前段龍身不但可以抽、旋、盤、收、拉、掛、拖、繞,而且還能像硬棍一樣震、崩、彈、砸、點、戳、掃。後人使用的雙節棍,其實只學到他盤龍棍法的一部分,並未領悟到棍與鞭綜合運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