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擔任翻譯的青年,用手扶着鉛灰色的鏡框,問道:
“入江先生,您爲什麼想去玉嶺那種地方?”
“想再去看看那裏的摩崖佛。很久以前,我曾經詳細地調查過。”入江章介回答。
“據我們調查的結果,在我國,玉嶺的佛像也就算三四流,並不很有名。我能知道您非去不可的理由嗎?”
翻譯說的語速很慢,頓挫清晰,顯然十分在意對方能否理解。
“那裏的佛像,與雲岡、龍門的石佛一樣,不是靠當時統治者的權力和財力鑿刻的,而是沒有任何背景的老百姓,一錘一錘在岩石上雕刻出來的。我對這一點極感興趣,可能的話,想再重新評估。”
一邊回答,入江發現自己的語調不知何時被年輕翻譯的日語感染了。不僅語調,連剛纔所說沒有任何背景的百姓等理由,也是刻意附和這個國家國情的說法。
年輕翻譯將入江的話轉給旁邊年約四十歲的官員。入江懂中國話,知道翻譯得很正確。
入江所提出希望訪問的地點名單就攤開放在桌上。官員點了幾次頭後,拿起紅色鉛筆,將“玉嶺”兩個字圈起來。
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