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陳年往事 (第3/5頁)
日落長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說了,他說給白冰等人聽,白冰也不一定會告訴那邊啊。
於是楚歌先說了之前的事情,後面有補充了。
“仁光有兩個徒弟:慧性、慧明。慧性乖巧,喜歡搞小聰明;慧明老實,全無心機。師兄弟同拾菜葉,慧明自然揀好的拾,而慧性卻故意挑黃葉子煮來喫,以示修行之誠。即是如此,仁光猶一視同仁,並無親疏之分。
仁光圓寂後,慧性、慧明辦完後事,慧性便四下尋找師父留下的值錢東西,翻來翻去,只找到裝着紅白兩粒米和一顆穀子的葫蘆,又氣又惱,將葫蘆扔到了地上。慧明見狀,連忙將米和穀子再放入葫蘆,並將葫蘆安放在供桌上。
三年後,遵照先師所囑,兩人打開荷花缸,但見師父遺體完好如初,神態也和入缸之前一模一樣。
肉身不腐的事馬上就在外面傳開了,本來清冷的小山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香客。其中有兩個上海老闆,見到了這尊肉佛,用五百大洋,收買了慧性,偷走了肉佛。
次日一早,慧明起牀,不見了師父的肉身和師兄,一時六神無主,只好在佛座前暗自流淚。
一天,有位姓王的香客來到了古佛洞,看到了供桌上的葫蘆,及葫蘆裏的三顆糧食,大喜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慧明不解,問其緣由。原來當年仁光師託鉢化緣,曾路過他們家。
剛好他家小孩生病,師父會醫術,治好了小孩的病,王家夫婦千恩萬謝,欲報答仁光師。仁光師卻只在糧倉裏取了紅米白米和穀子各一,便飄然而去,只遠遠說了聲:我乃南海普陀仁光師。
十年後,王家小孩已長大,王家夫婦一直對仁光師心存感激,於是特意來普陀山打聽仁光師的住處,找到了古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