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閏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隴西郡,秦朝時就已經立郡,原本統管的範圍極大。一度包括後世甘省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是華夏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在漢武帝還沒有徵服河西四郡的時候,此郡一直是大漢朝最西部抵禦匈奴的第一線。因爲其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爲羌人反覆叛亂,漢光武帝劉秀就任命馬援爲隴西郡的郡守。而伏波將軍馬援也正是從這裏起家出名的。
馬援雖然屢次平滅了羌人的叛亂,但是,受地域的影響,他無法攻到羌人居住的青藏高原上,也就自然無法徹底將叛亂根除。
於是,馬援就做了一個決定,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這個決定,影響到東漢末期、三國時期,甚至是東西兩晉南北朝時期,整個涼州,關中,幷州以北等地區的族羣生態。
馬援把一些降服的羌族人移居到隴西境內,可是,他自己卻沒有文翁那種教化異族的能力。
這就導致後來,部分並沒有被完全漢化的羌族人、氐族人逐漸內遷到涼州境內。而起繼任者,以及東漢一些沿邊郡的郡守都是有樣學樣,都學着馬援將肯降服的異族人遷入內地。
像是南匈奴人在三國時期,已經遷居到了汾河流域。
到了東漢末期,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情況,如今的涼州,尤其是隴西,河西四郡,以及金城郡、武都郡等郡當中,羌族人和氐族人的人數比漢族人還要多。這種現象甚至已經波及到了扶風郡和漢陽郡。所謂的漢陽郡,其實就是天水郡的一個別稱而已。
可以這麼說,西晉滅國是因爲晉武帝自己的原因,但是,後來的五胡亂華,這其中,馬援也是要付上一部分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