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閏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實說,若非文安縣之變的話,從去年開始便因爲鄴城外城之失而失去了冀州別駕位置,在渤海郡這個難啃的硬骨頭上當了近一年時間太守的沮授,對於渤海郡的百姓,對於河間國,對整個冀州,乃至對袁紹都是有大功勞的,即便是有文安縣,這一點也同樣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是,同樣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文安縣之變,始終會稱爲現在,以及以後若干年,乃至後世史書詬病沮授在選拔人才上的這一次非常重大的失誤。
世人都說瑕不掩瑜,但其實,要看‘瑕’究竟有多大,而這一次,因爲沮授用人失當的原因,使得文安縣縣城爆發了第二次兵亂,直接導致該縣縣城內在前一次兵亂和賊亂當中都未曾出現過的大量無辜百姓死亡的事件變成了一次性傷亡超過五千人的特大級慘案。
當然,若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人的治下,尤其因爲辛評的緣故,在這第二次的黑山賊之亂當中,河間國下轄各屬縣,其中就包括了河間國國都所在地——樂成縣,包括守城士兵在內的傷亡總人數,加在一起,早就已經超過了萬人,但是,人們對於辛評的指責卻並不會放在人數的傷亡上,而是會放在辛評賣官換錢的這件事情上。
但是,放在沮授的身上,人們關注的焦點就完全不同了。
一則,沮授本人並不貪錢,再加上,沮授其所在的家族,靠着沮授本人的聰明才智,即便是遭遇過黃巾軍之亂,在鉅鹿郡當地也依然算是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世家大族,因此,也並沒有必要像辛評這種倚靠着潁川一脈而出名的暴發戶似得士人那樣,需要靠着賣官和盤剝百姓來獲取錢財。
這是冀州人,乃至整個河北人都知道的一個事實。
二則,沮授從一開始出仕,便一向都以愛民如子而着稱。
無論是在黃巾之亂後在鉅鹿郡擔任郡縣一級的屬吏的時候,在韓馥麾下擔任州一級的要員的時候,亦或者在袁紹麾下擔任冀州別駕的時候,沮授爲官一向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