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清安缺人也不缺人,因此讓李如靖去學堂讀書。
金州四十萬民,生員且不提,連童子試也沒過的童生不少,加上海州所獲頗豐,因此唐清安在旅順設了學堂。
金州官員,軍中將領的子弟都在學堂讀書,唐清安也沒指望能學出個什麼名堂,無非會寫文章而已。
不要小看這個會寫文章,只要會寫文章,在古代能力就是超過絕大部分人。
後世的學者爲古代的識字率吵的不可開交,偉人到底是偉人,30年代就把問題解決了,親自做的調查中。
不識字,識字不超過兩百,識字超過五百,能記賬,能看三國,能寫信,能做文章……
能看三國的百分之五,能寫信的百分之三點五,能做文章的人,不超過百分之一。
連書都無法看的人,認識的一些個字,無非就是來源於生活認得的一些字,例如自己的名字,老家各處的牌坊等等,算不得有文化。
歷史上絕大多數有名的人,哪怕是亂世武夫出身,哪怕以前不認字,後來都會主動的學習讀書。
關羽早年識字比較少,後來一路學習,纔有他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