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方面,哲朗也知道理沙子堅持保護美月的理由。那和她至今的人生有關,其中,也包括了和哲朗的婚姻生活。
兩人是在雙方二十七歲的時候結婚。結婚之前,兩人已過着半同居的生活,爲了讓雙方父母親放心,理沙子才正式入了哲朗的戶口。經濟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哲朗當時剛辭掉一家小出版社的工作,理沙子也想要以攝影師的身份自立門戶。兩人判斷,一起生活比較有利。
哲朗現在依然認爲這個選擇沒有錯。在收入不穩定時,彼此互相鼓勵,有錢的一方補貼沒錢的另一方,兩人因此穩固地建立起自己的事業基礎。
哲朗常想,說不定當時是最幸福的時光。當然,他並不想回到再怎麼寫稿也賺不了錢,老接喫力不討好的爛差事的往昔。然而,如果光談和理沙子之間的關係,當時肯定是最充實的。哲朗打從心底希望她成爲獨當一面的攝影師。當對她說: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合作,一起工作的話就好了。他的話絲毫不假。
不過,當各自開始邁向成功的時候,兩人的關係有了改變。哲朗一開始並沒有察覺,他認爲彼此的對話減少,共同度過的時間變少,單純只是因爲忙碌。比起以前,他們現在重視工作更甚於對方。他將這解釋成爲了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哲朗腦海浮現流理臺裏堆積如山的餐具。當時是六月,進入了梅雨季,那一天也下着綿綿細雨。一堆餐具是兩人輪流堆起來的。那時兩人一起用餐的機會大幅減少,畢竟兩人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完全不同,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三餐主要是到餐廳解決,或喫便利商店的便當打發,所以比起一般家庭,很少用到餐具。即使如此,餐具櫃的咖啡杯、玻璃杯和小盤子還是陸續跑到流理臺。哲朗沒錯走進廚房,就會感到鬱卒。餐具確實越堆越高了。理沙子恐怕也是以相同的心情,看着那座小山吧。
關於家事的分擔,並沒有特別的責任劃分,都是有空的人想到就做。在那之前,都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當時,兩人都沒空。不,客觀來說,並非完全沒空。如果只是洗洗餐具。兩人一定抽得出時間。哲朗雖然有一份喫重工作的截稿日期在即,整天都被採訪和撰稿工作追着跑,但也不是連二、三十分鐘的時間都抽不出來。理沙子應該也是一樣。
如果其中一人說:我們一起收拾吧,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但是哲朗和理沙子都沒有開口。理由自然是自己不想做,兩人都期待對方去做。在這件事的背後,兩人都傲慢地認爲,自己比較辛苦。
緊繃的情緒最後因爲芝麻小事爆發開來。當天兩人很難得的同時在家,哲朗喝着茶包泡的紅茶。他當時用的是餐具櫃裏最後一個感覺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