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綠青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性的本源是什麼?是善良還是邪惡,是貪婪還是無私,佛家說貪,嗔,癡是惡根,貪婪是一切罪的根源。
當鎮南方將守李義所說的一切在專案組裏訴說了一遍,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包括舒逸。
舒逸猜對了故事的開頭,而結局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曾經的受害者變成了兇手,而李守義所謂的贖罪之舉竟成了肖凝玉等人催命的符咒。
如果最初李守義把這筆財寶上交給國家,那麼就不會發生“十誡”案,更不會害死這麼多人,而或許此時孫凱的《血色沙漠》又會讓孫凱名氣更甚,那段往事也就變成了小說中的一段故事而已。
舒逸知道李守義說的這些事情胡品山大底都應該清楚的,李守義叫胡品山複述,並且李守義也承認自己曾經和孫凱有過接觸,而李守義也把自己將財寶分給這些人的事情向胡品山說過,胡品山之所以隱瞞原因也很簡單,他不希望傷害這幫可憐的孩子,只是他沒想到他們會向孫凱下手,孫凱的脾氣也倔,一心想把那段往事公諸於衆,而拒絕了屬於他的那一份。
胡越之所以把日記交出來,她是有私心的,一來因爲他的父親胡品山裝老年癡呆十幾年,先是爲了躲避老輩,後是爲了躲避小輩,也怪難爲他的,他甚至在胡越面前都一直在演戲,直到胡越看到孫凱的日記才知道。
其次她和孫凱的感情確實很深,兩個人的童年幾乎都是在一起度過,雖然後來孫凱被送了回去,但他們的往來卻一直沒有斷過,說是青梅竹馬也不爲過。
孫凱的死她一直是耿耿於懷的,當然也很有可能她知道這件事情警方遲早能夠查個水落石出,提供線索也算是將功折罪。
再說通過對胡越的審訊,某些事情她雖然知情,但是她並沒有參與殺人的策劃與實施,相反在這些人裏面,她是反對殺人的,這一點讓她和這些人之間充滿了矛盾與隔閡,而戚子軒則是這一切命案的策劃和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