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晴空怒雲 第五話 鬼鼓 (第2/4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羅大舌頭急道:“我操,那你要這麼說可就太操蛋了,現在我這不是坐在火車頂上,突然緬懷起了當年的同學,心裏覺得難受嗎?咱們挨這苦大累也不算什麼,就是幹完了活只能在車頂待著,實在不是滋味,再說忙個沒黑沒白,掙點血汗錢剛夠填飽肚子,這得熬到猴年馬月纔有出頭的時日?”
司馬灰點頭說:“這種跟着火車替殖民地同胞餵豬的差事,我也不想再幹了,這份罪簡直不是人受的,我打算去北京打聽勝天遠的下落,順便弄筆錢,解決眼下的生存問題。”
羅大舌頭一聽這話。立刻又來神了:“北京有什麼撈錢的地方?”
司馬灰說:“當年趙老憋換給咱們的火龍駒皮襖,可是個稀罕物件兒,去緬甸這些年,一直存在夏芹家裏,北京地方大,容易找到收貨的下家。”
二人說動就動,等跟這趟車回了長沙,就立刻前往北京,通過以前的關係,一面打聽勝天遠的下落,一面尋些打小鼓的買主。
當時文化大革命雖然還未結束,但北京歷來是個“多重世界”,上下人等各有各的活法,總有些趁着除四舊淘換珍玩寶器的買主,這些人非常瞭解什麼是社會,他們一個個心知肚明,哪朝哪代沒有動盪時節?要都是清平盛世,古董便不會流落到窮街陋巷裏跟白菜一個價錢了,這場政治運動早晚得有結束的一天,到時候那些老掉牙的東西就會立刻翻着跟頭往上漲,千倍百倍的暴利唾手可得。
舊時稱沿街收購舊貨爲“打小鼓的”,常挎個大布褡子,手敲一面巴掌大的扁形小圓鼓走街穿巷,收購範圍很廣,上到金玉古董、首飾字畫,下到雞零狗碎、破銅爛鐵,沒有他們不收的。在老北京的五行八作裏向來佔着一路,所以這些收貨至今仍以舊時稱謂自居,只不過在文革中行事非常低調,從不敢輕易拋頭露面,若非熟悉門路的人想找他們也不容易。
可司馬灰身份不同,京城裏收貨的誰不知道他是“舊姓張家”之後,家底子不比尋常,因爲好東西大多都講個傳承來歷,畢竟這玩意兒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地裏也不生長,你要說某人家祖上三代,都是在火車站抗大包的苦力,他突然拿出件價值連城的古董來賣,那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假貨,可深宅大院裏的人家就不一樣了,雖然產業敗了,但保不齊還能從哪個犄角旮旯裏翻出點好東西,拿到市上就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