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蒸氣流沙 第三話 荒漠 (第1/4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衆人跟着駝隊,行走在浩瀚的荒漠中,面對一望無際的空曠戈壁,彷彿世間萬物都已不復存在,天地盡頭只剩下旱海茫茫。
這一路上追風走塵,乏了裹着氈筒子倒在駝馬旁邊睡覺,餓了喝鹽水啃幹餅子,白天荒漠裏的氣溫高達四十多度,灼熱的氣浪能把人給烤乾了,實在耐不住酷熱的時候,就縮在沙丘土堆後的陰影裏暫作歇息,入夜後則是溫度驟降,又凍得手僵腳木,肺管子發麻腦漿生疼,也說不盡這許多艱苦卓絕之處。
五天後,駝隊終於成功穿過戈壁,接近了險惡異常的“大沙坂”邊緣,地形地貌也開始逐漸出現了變化,這裏的沙漠分佈並不均勻,沙子淺的地方纔不過幾公分厚,底下都是堅硬的土層,由於受到漠北寒風切割,呈南北方向分佈着大量“沙溝、沙谷、沙鬥”。
此時恰好行到破曉時分,血染般的太陽開始從身後冉冉上升,東面的地平線彷彿被撕扯開一條鮮紅的傷口,浩瀚遼闊的荒漠盡頭,顯現出一片凸出物,看輪廓應當是綿延起伏的沙丘,孤零零矗立在空寂的大漠中,可隨着駝隊越走越近,就見在滿天紅霞的映射之下,那些坎坷起伏的土丘和沙山,彷彿蒙上了一抹絢麗的金漆,在衆人面前變成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巍峨城池,恍若西域古國繁華的身影重現人間,呈現出一種海市蜃樓般悽美絕倫的幻象。
正當衆人看得出神,揹着獵槍的嚮導突然喝止駝隊,告訴宋地球,再往前就進“黑龍堆”了,那一帶風災鬼難多發,到處昏天黑地,八級大風晝夜不停,即使白天都看不清路,別說車輛開不進去,就連駝馬也很容易受驚,而且駱駝體重,一旦踩塌了沙殼子,失足掉進溝谷流沙裏就沒命了,所以只能將探險隊送到此地,不敢繼續向前走了。
司馬灰等人見狀,只好卸下裝備和水糧,那三名牧區來的嚮導當即與衆人揮手道別,徑自驅動駝馬掉頭折返,餘下以宋地球爲首的六個人則準備徒步行進,便在原地重新整理行囊。他們每人都有個帆布揹包,氈筒子捲起來綁在上邊,旁邊掛着獵刀、水壺、長繩,乾糧大約能喫五六天,無線連的通訊班長劉江河,還要額外揹負一部“光學無線電”,回程之際可以利用它尋求支援。
按照既定方案,宋選農將要帶領這個小組,前往大沙坂邊緣,與從克拉瑪依油田調來的鑽探、物探分隊會合,其中有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他們負責尋找蘇聯人留在地底的重型鑽掘設備,並獲取岩心樣本,探險隊主要的補給和裝備物資,都是由這兩支分隊負責攜帶,雙方匯合後,仍將由宋地球統一指揮。
宋地球等人從三十四團屯墾農場出發之後,一直試圖與克拉瑪依鑽探分隊保持着無線電通訊聯絡,可大概是由於風沙中含有大量鹽塵的干擾,使得電波信號極不穩定,最後收到的訊息是“鑽探分隊已於兩天前抵達了既定區域”。
宋地球見駝隊已經去得遠了,不由得回想起當年在大漠戈壁考察古蹟的經歷,對司馬灰感嘆道:“這次咱們之所以能夠順利穿越茫茫戈壁,多虧了有嚮導和駝隊,當年我和幾個同志來此勘察鄯善國古都圩泥城,就是在這片戈壁荒灘中迷了路,那情形真是可怕,斷油斷水,車輛和電臺也都壞了,四周全是一望千里的龜裂旱地,別說是徒步行走,就是插上翅膀的鳥雀也飛不出去。當時我看見天上有個很小的黑點,似乎是有什麼飛禽經過,直到離近了纔看清楚是隻小麻雀,可能這隻麻雀飛進大戈壁之後就懵了,冒着四五十度的高溫,想找個有陰影的地方落腳都找不到,那時候出於求生之本能,它也不知道怕人了,直接朝着我飛了過來,剛撲在我腳邊的影子裏就再也不能動了,我把水壺裏的最後幾滴水,都餵給了這隻將死的麻雀,可還是沒能救活它,生命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向來就是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