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蘇聯製造 第六話 白色線路 (第2/3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馬灰說:“這座地底測站裏有沒有鬼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曾經活在咱們身邊的‘宋地球’,所以咱們首先要查清‘白色線路’究竟接通到什麼地方,反正老子現在患有‘地壓綜合症’,還有一條子彈上膛的步槍,死活就這一條命,就算真鬧鬼也沒什麼好怕的。”
其實司馬灰嘴上如此說,其實心裏也在打鼓:“但願這條電話線不是接入測站下的鑽井中。有道是天玄地黃,玄爲高,黃爲深,黃就是指地下的黃泉,據說人死了之後都要往那地方去,還有佔婆王朝稱之爲死者之國,都十分近似這個存在於地幔與地殼之間的大空洞,蘇聯人要真有技術把電話線接到無底黑洞中,那可就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疇。”
二人商議定了,就藉助礦燈在保密艙中尋找線路,意外的在角落中,找到了一些尚未燒盡的圖紙和照片,甚至還有很厚的一沓“電報記錄”,上邊都蓋有“絕密”的印章,雖有很大一部分都燒糊了,可有些地方還是能夠加以辨認。
司馬灰眼前一亮,立刻撿起來翻了翻,對勝香鄰說:“這可能是咱們迄今爲止最大的收穫,我雖然一個字也看不懂,但這份電報記錄裏肯定十分緊要,想不到這夥老毛子也有疏忽的地方。”
勝香鄰說:“倒不是蘇聯人疏忽了,這些都是加密的電文,如果沒有解碼本,拿在手中也是一堆廢紙。”
司馬灰認爲“時間”就是最大的解密裝置,軍用密電碼最多幾年就要換一套,冷戰時期更換頻率更快,因爲一旦泄露出去,就等於毫無機密可言了。五十年代的蘇聯電報通訊密碼,早已作廢不再使用,當時來講是高度軍事機密的內容,現在卻是許多國家通訊部隊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因爲蘇軍通訊密碼的設計模式非常先進完善,越南緬甸等地軍方使用的電報通訊,至今仍是以五六十年代的蘇聯武裝力量保密通訊爲基礎。無線連通訊班長劉江河肯定也學過,等會兒讓他瞧瞧,如果電文沒用到極其特殊的加密方式,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一些重要情報。
這時勝香鄰將殘存的圖紙和檔案整理在一起,由於內容複雜,倉促間無法仔細辨讀,正準備裝在揹包裏帶走,不過其中有一份“檔案”,卻引起了她的警覺,檔案記錄中顯示“羅布泊望遠鏡”中,一共出現了兩次重大事故:
其中一件中蘇聯合考察隊二十二名成員全部失蹤;另外一件則是在對煤炭森林中部署的“A53型磁石電話機”進行檢測之時,有一名蘇聯顧問和三名中方人員遇難,只有一人經搶救後得以倖存。
司馬灰說:“這恐怕也不算什麼機密,考察隊失蹤的情況咱們早就知道了,而煤炭森林結構複雜,塌方的區域很多,出現一些事故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