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時間匣子 第五話 短波發射機 (第3/4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馬灰等人見補給艙裏裝有武器,頓覺膽氣大增,地底空洞是隕冰爆炸形成,氧離子密度比地表還高,億萬年間進化出了大量複雜異常的生命形態,多不是人間之物,考古隊只有老掉牙的步槍,子彈也沒剩下幾發,如今正發愁怎麼應付這次九死一生的地下探險行動,就找到了這批原封不動的武器裝備,真如喫下了一顆“定心丸”。
羅大舌頭立刻扔破鞋似的,先把他那條老式“撞針步槍”扔了,隨手拎起一支“PPS衝鋒槍”端在手裏,檢查槍機等各個部件全都運轉如常,讚道:“這傢伙,波波莎43式呀,多少年沒見過了。”“PPS43式衝鋒槍”,早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已經基本上淘汰了,那時候“卡拉尼什科夫自動步槍”已經在蘇聯全軍列裝了,但北越同美軍作戰的初期,也沒少裝備這種老式衝鋒槍。蘇聯專家團不可能給考察隊直接提供武器,應該是當時國內部隊的裝備,“PPS43式衝鋒槍”雖然型號古舊,但優點是彈鼓容彈量大、理論射速高、構造簡單耐用、寒暑不懼,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的殘酷考驗,尤其在惡劣的地底或坑道環境中,它所發揮出來的戰術性能和勤務效能,遠比半自動步槍來得可靠。因此讓通訊班長劉江河也將步槍扔掉,換成“PPS43式衝鋒槍”。
但劉江河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是部隊裏配發的制式武器,他不肯隨便拋下,司馬灰對此也不便過於勉強,只得作罷。
隨後又從艙體內翻出一部沙橇,可以將揹包和裝備都放在上邊,拖拽着跋涉沙海,要比負重行軍輕鬆許多,還能多帶些乾糧維持所需。
衆人儘可能多的攜帶信號燭、電池、壓縮食品,並且多裝了幾個彈鼓和兩捆雷管以備急用,因爲誰也推測不出這次地下探險任務會持續多久,所以是晴天帶雨傘、飽肚存飢糧。
羅大舌頭翻到艙底,又發現了一些服裝,野外生存最關鍵的裝備首先就是“服裝”,五十年代中蘇友好時期,蘇聯贈送給中方一批新式“荒漠戰鬥服”,只是由於數量十分有限,從未正式進入部隊流通渠道配發。
其實這種特製的“荒漠戰鬥服”,也是蘇聯根據二戰時德軍的款式與面料改良而成,它通體採用淺黃色斜紋機織粗布,帶防水透氣夾層,具有較強的抗太陽能光譜熱量吸收性能,防油污和防磨損性也很好。成衣經石磨漿洗加工後,軟化了面料的堅硬質地,提高了穿着的舒適性,款式爲側排扣,寬襟大幅翻領,後邊配有兜帽,具有一定的防風和防水效果,兩側配備四個對稱的戰術插袋,各處都體現了優異的性能和出色的設計理念。
相較而言,司馬灰等人從頭到腳的裝備,甚至經驗和技術,反倒都不如十幾年前的聯合考察隊,此時自然毫不遲疑,把能換的全給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