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墨子》中曾說“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在紙發明之前,絲帛是爲貴族書寫及繪畫之用,民間則用不起絲帛,仍用竹簡。漢代時期雖然發明了紙,但人人都知貴縑帛賤紙張,用紙張來書寫的,大多是買不起縑帛的平民百姓,而一般宮廷貴族還是習慣於用縑帛。而就在他所拿的這片縑帛之上,寫着六列秦篆。
秦篆,也就是小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的政治舉措。因爲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都略有區別不便於統治,才令宰相李斯加以規範。後世習慣稱這種字體爲小篆,其實和漢隸一樣,稱之爲秦篆則更能體現其代表意義。
秦篆的字體線條圓潤流暢,結構謹密,筆筆如同銀鉤鐵畫一般,工整清雋。陸子岡對於秦朝銘文也頗有研究,很快就看完了這六列的秦篆所寫的是什麼,立時張口結舌,連自己的聲音都找不到了。
胡亥很滿意陸子岡的這副表情,古董什麼的,他在墓中見過的可多了,隨便拿出來幾個都能砸暈他。胡少爺擺闊比富獲勝之後心情很好,所以便大人有大量地容忍了陸子岡沒有馬上做回應,只是撇嘴催促道:“怎麼樣。永這來換那枚龍紋鐸,你可同意?”
陸子岡捧着縑帛的手都在微微顫抖,他真是憋不住了,震驚地追問道:“這枚龍紋鐸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爲什麼你們都想要它?”
胡亥並沒有給他回答,只是微微地皺了皺眉。
陸子岡知道這就是以沉默來拒絕了,他不捨地捏了捏手裏的縑帛,又低頭看了又看上面的那六列秦篆,最終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道:“胡少爺,你的誠意我心領了,可是我與老闆的交易在前,決不能失信於人。”
陸子岡雖然心有不甘,但說的卻是斬釘截鐵。不想失約於老闆是一方面,畢竟定金都給了,交與他的那個古董都已經入了館藏,過幾天就打算做個主題展覽了。而另一方面,他雖然覺得這胡少爺的古董他肯定能拿得出來,但總覺得會後患無窮的樣子。說到底,陸子岡還是覺得老闆要比這個任性的胡少爺靠譜多了。
胡亥聞言一雙赤瞳不善地眯了起來,在他看來,他已經給了陸子岡足夠的選擇餘地,而後者卻一再挑戰他的耐性。胡亥懶得再跟他多費脣舌,既然這人敬酒不喫,那麼他也不介意讓他喫喫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