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簡單來說,如果發球一方贏得了他的第一分,那麼就是“15:0”;如果發球方繼續贏得第二分,那麼就是“30:0”;此時,如果接發球方贏得了一分,比分就將記爲“30:15”,如此這般。
如果雙方都贏得了三分,形成“40:40”,這也被稱爲“平分(Deuce)”,接下來任何一方想要贏得這局比賽,都必須連續贏得兩分纔行。其中,平分之後,任何一方再贏得一分,叫做“佔先”;連續贏得兩分,才能夠“勝出(game)”。
所以激烈的比賽裏,往往可能一局比賽就需要打十幾分鍾才能夠分出勝負,雙方不斷在“佔先”和“平分”之間來來回回,沒有一方能夠連續贏得兩分。
八十年代的排球和羽毛球也有着類似的規則,率先贏得一球,卻只是贏得發球權,拿到發球權之後必須再次連續贏得一球,才能夠計算贏得一分;否則,拿到發球權之後輸掉了接下來一分,這就等於丟掉髮球權。
毫無疑問,網球比賽裏每局的計分規則是非常非常特別的,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網球,最早於十三世紀的時候起源於法國,計分規則則是來自十五世紀,參照天文學的六分儀而來,六分儀與六分之一個圓相同,總共有六十度,每度分爲六十分,於是當時網球比賽就根據“六十分”的刻度來計分——
每局四分、每分“十五度”,每當球員贏下一分的時候,就將類似於時鐘的刻度撥出十五度,於是比分也就演變成爲了15、30、45、勝出。
而現在,計分從“45”演變爲“40”,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40(forty)”是“45(forty-five)”的縮寫沿用;一種則是說裁判報分的時候,認爲“40(forty)”更加便利,因爲15、30的發音都是雙音節、45則是三音節,於是裁判就縮短爲雙音節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