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11年,李娜登頂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成爲有史以來亞洲首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女子球員,創造歷史。
當時,就有人深入探討,亞洲男子網球球員是否有可能贏得大滿貫冠軍呢?
答案是,並非沒有可能,但伴隨着時代的推進,越來越困難。
核心原因,就在於絕對力量和瞬間爆發力的先天差異,特別是進入千禧年之後,球拍和球線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先進,力量通過球拍轉換爲球場的優勢越來越容易——其實就和鯊魚泳褲是同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球拍的進步,讓球員們能夠越來越自如地將力量全部附着在網球上,這也使得身體天賦的能量被進一步發揮出來。那麼,存在先天差異的亞洲選手自然也就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難題。
其實,早在1989年,美籍華裔選手張德培,就以創造歷史的姿態贏得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單打冠軍獎盃——
他不僅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裔選手,而且年紀十七歲的奪冠年齡也是法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
後來在1995年、1996年,張德培曾經來到職業生涯最高的排名:世界第二;並且前後闖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決賽,儘管三次決賽全部屈居亞軍,但依舊證明了實力。
也就是說,奇蹟很早很早以前就被書寫了。
不過,當年力量型選手受制於球拍和球線技術,擊球力量越大、偏差反而越大,因此張德培憑藉着技巧和韌勁登頂法網,他依舊是目前爲止唯一一位亞裔的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而李娜則繼承了衣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