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反正,我覺得威廉姆斯姐妹在面對莎拉波娃的時候,總是能夠拿出最好的狀態。”
正如球迷們所說,“莎拉波娃VS威廉姆斯”,這也是女子網壇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對手之一。
這裏的“威廉姆斯”,主要特指塞雷娜。
2004年,“天才少女”莎拉波娃橫空出世,先後在溫布爾登和年終總決賽的兩場決賽,擊敗塞雷娜-威廉姆斯登頂。
這不僅宣告塞雷娜力量型的打法遭遇到嚴峻的衝擊和挑戰,而且莎拉波娃也取代了塞雷娜成爲女子網壇最受歡迎的廣告寵兒。
也就是說,場內場外,塞雷娜的統治地位都被莎拉波娃取代。
雪上加霜的是,莎拉波娃蠻不講理的打法與塞雷娜氣場全開的風格有着諸多相似之處,如同“女王VS女王”一般,種種因素都讓兩位球員站在了“宿敵”的位置上。
喜新厭舊的新聞媒體也全部站在年僅十七歲的莎拉波娃那邊,鼓吹着女子網壇即將迎來改朝換代的變化,持續不斷地煽風點火。
於是,每次對陣莎拉波娃的時候,塞雷娜都能夠調動自己全部的力量,哪怕狀態不佳,也依舊能夠爆發出百分之兩百的能量,就是希望在賽場上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