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非要類比,古代的修史,就相當於現代的思想教育。只不過,是專門針對文官集團的思想教育。
也正是因此,歷朝歷代的史書,都不是純粹的史書,都是統治者出於某個目的,而編撰的史書。
朱棣編撰永樂大典,是爲了向世人宣示,我朱老四成爲皇帝是正確的!
清朝打着編撰四庫全書的名義,大規模的收集民間書籍,然後毀書、焚書、禁書。
至於明史,更是修了不知道多少年,改了不知道多少遍。
而清史由於一些特殊的緣故,更是迄今爲止,都未面世!
當年清朝滅亡之際,北洋政府就開始修訂清史了,一直修了十幾年,才迫於局勢,出了一個半成品,也就是所謂的清史稿。
後來禿子執政時期,也曾想要修訂清史,不過,禿子也只是想一想,沒來得及修訂。
建國之後,我國也曾經嘗試修訂清史,但因爲各種極其複雜的主觀、客觀原因,清史的成品,一直沒有誕生。
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清史項目再次立項,這一次大量的專家學者過來編撰清史,據說一六年的時候,就完成了,但是後續就杳無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