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實際上,攔截那些穿梭在互聯網上的電子郵件對國安局的科技尖子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的兒戲。互聯網並不像大多數人認爲的那樣是家用電腦的新生事物,其實它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被美國國防部設計出來了。那是一個龐大的電腦網絡,是爲了預防核戰爭而爲政府設計的安全通訊系統。國安局裏的耳目早就是網絡精英了。通過電子郵件從事非法活動的人很快就知道他們的祕密可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隱蔽。聯邦調查局、緝毒局、國內收入署和美國其他法律執行機構——再加上國安局裏那些狡猾的黑客們——都沉浸在無數的抓捕和定罪的快感之中。
當然,當世界各地的電腦用戶發現美國政府公然閱覽他們的電子郵件時,他們義憤填膺了。甚至連那些只是通過互發電子郵件來自娛的筆友們也深受隱私被偷窺的困擾。全球的程序開發商們開始研究新的策略,確保電子郵件更加安全。他們很快找到了辦法——公開關鍵碼<sup>1加密法,公鑰加密法就這樣誕生了。
公鑰加密法看似簡單,其實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它主要是通過簡便易行的家用計算機軟件來實現的,它可以倒換<sup>2個人電郵信息,使之完全無法閱讀。用戶可以在寫好信後,把信件通過加密軟件進行加密,那麼接收方看到的就是亂碼——全然無法辨認,其實這就是個密碼。這一傳送物的攔截者在屏幕上看到的也只能是亂碼。
還原其信息的惟一手段就是輸入發送人的“萬能鑰匙”,——就是一系列密碼,其作用很像自動取款機所需的個人身份號碼。萬能鑰匙通常又長又複雜,它包含着所有說明加密規則系統所需的原始信息,其實就是進行數學運算以再現原始信息。
現在用戶可以自信地發送電子郵件了。即使這一發送物遭到攔截,也只有得到鑰匙的人才能破譯。
國安局立即意識到了困境。他們現在所面對的不再是僅憑一雙手和方格紙就可以破解的代用密碼,而是計算機生成的加密功能,這一功能運用混沌理論和多重符號字母把信息打亂,使之看去雜亂無章,根本無法破解。
起初,用戶使用的萬能鑰匙通常較短,國安局的電腦一下子就能“猜測”出來。如果一個待破解的萬能鑰匙是十位數,那麼電腦就可以編出程序,嘗試0000000000和9999999999之間的每一種可能性。或遲或早,電腦會碰上正確的序列。這種試猜法被稱爲“蠻力解密法”。這種方法可能曠日持久,但從數學意義上來說卻是有保證的。
隨着全世界都瞭解了蠻力解密法的威力,萬能鑰匙便變得越來越長。電腦用於“猜測”正確序列的時間從最初的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最後到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