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通常所用的數字就是阿拉伯數字。”蘭登早已習慣在這一說法上糾正學生們,他開設的一個講座曾談到早期中東文化促成科學進步的史實,我們的現代數字系統就來自於中東文化,這種數字比羅馬數字更具優勢,它包括“位置記數法”和數字“零”的發明。當然,蘭登總是以這樣的提醒來結束這個講座:阿拉伯文化還給人類提供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單詞al-kuhl——哈佛大學一年級新生的心頭最愛——衆所周知的酒精飲料<sup>1。
蘭登仔細查看這個刺青,還是不清楚那是什麼意思。“我甚至都不能確定是不是八—八—五。這種直線式的寫法看上去很不尋常。也許不代表數字。”
“那代表什麼呢?”佐藤問。
“我也說不準。這整個刺青就像是……用如尼文<sup>2寫成的。”
“什麼意思?”佐藤問。
“如尼文字母都是由直線條組成的。這些字母被稱作魔力符號,經常被用於石碑雕刻,因爲筆畫彎曲的文字比較難鑿。”
“如果這是如尼文,”佐藤說,“那代表什麼意思呢?”
蘭登搖搖頭。他的專業知識僅限於認識最基本的如尼字母表——富托克字母(Futhark)——屬於三世紀的日耳曼語系,但這不是富托克字母。“老實說,我甚至都不能肯定這是不是如尼文。你最好還是去諮詢這方面的專家。如尼文有許多種不同的語言形式——赫爾辛格文(Hälsinge)、馬恩文(Manx),還有由‘點’組成的斯當格納文(Stungnar)——”
“彼得·所羅門是共濟會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