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正是我想告訴你的,”巴拉米對蘭登說,“這個金字塔還另有玄機。”
顯然是這麼回事。蘭登不得不承認,這個立在鬆開拉鍊的揹包裏的石頭金字塔,這會兒看來更神祕了。他對共濟會密碼的破譯似乎只是提供了一組毫無意義的字母格。
混沌。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0/1-200410041601D5.jpg"/>
蘭登對着這字母格研究了好長時間,思忖着這些字母中隱含的意義——隱藏的單詞、顛倒的排列順序、其他任何線索——卻一無所獲。
“共濟會金字塔,”巴拉米解釋道,“據說是將祕密守護在多層遮蔽物之下。每當你揭開一道簾幕,就會面對另一道簾幕。你已經破譯了這些字母,但它們什麼都沒有告訴你,你得再卸下另一層密飾。當然,據說擁有尖頂石的人才可能知道這種破解方法。那個尖頂石,我猜上面也是有銘文的,可以告訴你怎樣破譯金字塔。”
蘭登看了一眼桌上的方形小包。聽了巴拉米的話,他現在明白了尖頂石和金字塔是“分割式密碼”——一套密碼分成幾個部分。現代編碼術一直都在使用分割式密碼,儘管這種保密術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人想要保存祕密信息時,就把它刻在一塊黏土簡片上,然後把簡片分成幾塊,每一塊簡片都分別藏於不同地點。只有當所有的簡片集攏到一起時,密碼才能破解。這種鐫有文字的簡片——被稱作“表記”(symbolon)——就是現代單詞“符號”(symbol)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