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不消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朗有兩大夢想,一是騎在奔馳的馬背上,二是趴在女人的胸脯上,前者是征戰天下,後者是播種天下。
而僱傭兵軍團便是徐朗的力量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戰事連綿不斷。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領土紛爭尚未平息,斯里蘭卡狼煙再現,與此同時,塞拉利昂又起爭端……在這股巨大的戰事狂潮中,一支奇特的軍隊異軍突起,它的名字叫“僱傭兵”。可以說,近些年,隨着聯合國維和行動連連受挫,僱傭兵正日益成爲局勢動盪、戰事不斷的國家和地區的主角。
僱傭兵,尤其是非洲僱傭兵軍團一直被冠以四個標籤:誰付錢就爲誰賣命、戰犯的營生、哪有戰爭哪有我、死亡的掮客。
僱傭兵是一羣“靠戰爭喫飯”的職業殺手。他們受僱,進行各種暗殺、綁架、作戰,甚至搞政變。揭開僱傭兵的神祕面紗,其實僱傭兵的成分很複雜,各式各樣的人皆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喜歡戰爭,戰爭是他們生命的一切。
“誰付錢就爲誰賣命”,這是僱傭兵所共同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在他們心目中沒有是非之分。用美國僱傭兵界一位很有名氣的人物範邵的話講:“現在只要有人願意付錢給我,我就會替他賣命。我不知道什麼是錯。我可以替里根效勞,同樣可以爲卡扎菲賣命。”
僱傭軍是不顧國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後果而受僱於任何國家或民族併爲之作戰的職業士兵。使用僱傭軍不但經濟上耗費大,而且在政治上也很危險,如14世紀初葉拜占庭帝國僱傭的西班牙邊民幫助拜占庭帝國打敗土耳其人以後,就轉過來攻打他們的僱主,並在肆意蹂躪色雷斯兩年之後,繼續糟塌馬其頓。在15世紀,由瑞士、意大利和德國士兵組成的各個“自由連”受僱於各國親王和公爵。
這些傭軍往往貪婪、殘忍、毫無組織紀律,在作戰前夕逃跑,大肆搶劫。他們逃跑多半是由於僱主不願或無力支付酬金。如果及時付酬以嚴明紀律,事實證明僱傭軍還是有戰鬥力的。瑞士的各個州政府就曾大規模養兵,供歐洲各國僱傭,這些僱傭軍享有很高的聲譽。但西方的一些史學家,都用這樣的語句形容14世紀至18世紀的瑞士僱傭軍:“他們最喫香的、也是最爲聲名狼藉的。”
法國在18世紀時,瑞士僱傭軍是其正規軍裏的精銳部隊。但是從18世紀末葉以後,僱傭軍多半是兵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某些第三世界國家(例如扎伊爾),政府和反政府集團都曾僱用僱傭軍,戰績相當出色。儘管國際社會強烈反對使用僱傭軍,但實際情況卻是,僱傭軍的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充。在全球許多的熱點地區,都不乏他們的身影。現在伊拉克的每5名軍人之中就有一名外國僱傭軍。
徐朗插足僱傭兵軍團,並且憑藉神乎其神的力量收編了活躍在北非和中東的一些僱傭軍小股力量,成爲了傭兵界的神話和無冕之王,幾乎所有人都不認識他的面貌,更加不知道這個具有華夏面孔的少年究竟是如何練就的一身令人無法抗衡的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