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絲巾最後一點凸起處,驟然消失,平伏在地面之上,波浪形的翻滾也戛然而止。
張賢消失了,消失在絲巾下面。
衆人驚得左顧右盼,誰也不敢說話,誰也不敢上前,眼前這奇蹟一樣的場面,誰敢相信就發生在自己的眼前?
突然有人驚叫一聲:“天罩訓地法!”隨着叫聲,一個人已經從人羣中跳出來,向着彩色絲巾衝了過去。這個人正是旺風樓的陳國!
陳國驚呼的天罩訓地法,並不是陳國胡說八道的,而是出自一本中國古戲法的奇書,叫做《古彩雜源?張迎山演評》。
傳說這本書乃是明末時期的一個戲法奇人張迎山所着,這個張迎山用盡畢生精力,收集整理了中國自古以來所有的戲法,詳細描述了戲法的表現過程,據說一共有七百三十三個古戲法,張迎山在每個戲法描述後面,都加上了自己的一段評註,其實是破解出這個戲法的祕密。但每個戲法的評註,都極爲深奧難懂,前後不成句子,根本不知道張迎山是不是瞎寫的。
另一種說法是,張迎山惋惜中國戲法逐漸凋零,人才不濟,爲了保存中國古戲法的精髓,才寫出了這部《古彩雜源》。但張迎山深知有地戲法若不知道奧祕,也就只能留存在文字描述之內,無人可以復原,他又不能平白無故的把表演的祕密寫出來,這有違戲法傳承的古訓。張迎山想來想去,只好用這種極爲深奧難懂的文字,把祕密隱含在其中,等待日後有心人慢慢破解。
《古彩雜源?張迎山演評》傳世本就極爲稀少,張迎山死後,這本書被人手抄了百餘份,流落在江湖各地。清朝入關後,施行文字獄,大肆焚燬明代書籍,《古彩雜源?張迎山演評》作爲邪書,也在銷燬之列。清朝政府對中國古戲法一直持否定態度,覺得是奇巧淫技,同受株連的還有火槍、火炮等明代兵器發明和物理、化學、數學等各種明代科技成果。
《古彩雜源?張迎山演評》存世的只有幾頁殘卷,還是當時的焚書人覺得有趣,偷偷抄錄下來的幾頁,其中就有天罩訓地法這個古戲法。按書中記載,天罩訓地法這個戲法初現於唐末,爲一個叫鳩末的道士發明,因爲過於神奇,當時世人都以爲是道術仙法,後來有人從施行的過程中發現了破綻,原來是一種障眼法,這才歸於戲法,宋代時候,仍有十多人會表演。表演天罩訓地法的人,不能在高臺上,也不能讓人平視,必須在一段距離外居高臨下地看,纔有入地的效果。而且天罩訓地法,嚴格規定不能向同一個人表演兩次,這已經和現代魔術師戒條中的“不在同一觀衆前表演同一套魔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