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貝利習慣了這種場面,神態自若,遊刃有餘。他本要走出後臺,走了一半卻突然折返回來,向着張賢走來,伸出手要與張賢握手。張賢很禮貌地站起來,與貝利握了握手,貝利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對張賢說道:“祝你好運!”
張賢笑着用英文答道:“你也一樣!”
貝利走後,很快就輪到張賢上場表演了。
華萊士劇院座無虛席,放眼看去,都是一排一排端坐着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以及社交名媛、豔妝貴婦,他們的打扮都是極爲隆重,如同參加一場盛大的宮廷音樂會。這也難怪,亨特爵士主辦的萬國魔術大會,本就是針對西方各國的上流社會,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來的,所以這些觀衆都識得體面,穿着打扮不會隨意。
在20世紀20年代的西方世界,特別是英國,衣着打扮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絲毫不能馬虎。
最前排端坐着二十個預賽評委,都是名流中的名流,紳士中的紳士,許多人周遊過世界,學識淵博,見多識廣,他們儘管大部分不會變魔術,但都是非常有品位和見地的人,他們對魔術的好壞判斷也很簡單,就是首先表演效果要讓我覺得足夠驚奇,其次要讓我捉摸不透是怎麼回事,最後纔是這個魔術是否罕見。
歸根到底一句話:魔術必須能夠娛樂大衆。這句話也是亨特爵士的理念,魔術行業不能孤芳自賞,魔術是娛樂觀衆的一門藝術,要讓觀衆或快樂、或驚奇、或恐懼、或讚歎,如果不懂得娛樂觀衆,魔術師有再高超的魔術技巧也沒有用。
張賢說魔術是奇蹟,和亨特爵士的理論異曲同工,魔術不就是完成一件我們想象不到的事情嗎?讓奇蹟發生在觀衆眼前,這不就是觀衆想要的嗎?
舞臺上拉着層層幕布。每個魔術師表演之後,都會拉上幕布搬運道具,做好下一場的表演準備。臺下的觀衆和評委們,利用這個間歇期對上一個魔術品頭論足,等候着下一個魔術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