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拳往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獅子一樣。他在相貌上已經把蒙古人的血統發揮的淋漓盡致,那粗獷的線條和野性的肌肉猶如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霸氣外露。我終於明白當年蒙古人爲什麼能夠在科技文化和兵器冶煉都不發達的情況下,縱十幾萬騎兵而征服天下,滅掉無數讓世界爲之扼腕的文明古國。
第二教官的英語說得很蹩腳,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和我們之間的溝通,因爲大部分的時間根本就不需要說話,用看的就已足夠。第二教官在講解強化掃腿力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說什麼,而是對着那碩大的沙袋連續三個兇猛的掃踢,踢完之後,沙子「嘩嘩」的漏了下來。無聲勝有聲,他的身體動作比任何語言都更有效果。
這傢伙小腿的脛骨,簡直就如鐵打的一般。這樣的人若是放在正規格鬥的擂臺上,也許早已經成爲一個優秀的拳手而蜚聲各國。但他如今只是受僱於俄羅斯黑手黨的一個格鬥教官,我甚至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這就是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同。有的人出生就含着金鑰匙,有的人一生打拼也只是以布衣而終。命運這東西,沒什麼好說的。
在這裏訓練的拳手水平都很高,不客氣的說,幾乎都跟我是一個級別的。我雖然是黃種人,但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在這裏跟這些高大強壯的白人黑人在一起,也絲毫不顯劣勢,除了在身高上有些差距——這個是後天無法彌補的。
在這裏的訓練已經跟招式無關,因爲每個人的技術都已經非常嫺熟。除了大量的變態的體能訓練之外,訓練還有另外三個重點:速度,力量和硬度。
速度和力量都取決於肌肉的爆發力。訓練營的健身器械非常少,但利用的相當充足。通過快速的三分之二連續深蹲,身體負重的百分之三十引體向上,負重並且腹部擊打式仰臥起坐,以及連續硬拉……等等各種各樣的大量訓練來強化格鬥肌肉,使得肌腱更加健碩,收縮更爲有力,瞬間的爆發速度更快更充足。在這裏的每一個拳手,身上都找不到無用的脂肪。每一寸肌肉都爲格鬥所需要,都準備爲爆發而燃燒。
而身體的硬度取決於骨骼的硬度。鍛鍊骨骼硬度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他們採用了一種中國古代曾經使用過的方法,據我所知,這種鍛鍊方式至今還被一些練習硬氣功的人所採用:用堅實的木棍在小腿的脛骨以及手臂上來回的碾,發疼發熱之後再由輕及重來回的敲。敲完之後,再進行強化掃踢和打拳訓練。訓練營裏有一種用小石子填充的沙袋,非常沉重,就是專門鍛鍊骨骼硬度的。
在擊打這種沙袋的時候,拳面、足背以及小腿經常會磨的皮開肉綻。所以這種沙袋的表面上沉澱着許多拳手的血跡,顏色斑駁,深深淺淺,好像雲南的素布扎染。
這樣殘酷的訓練下來,訓練營所培養出來的已經不是拳手,而是一羣戰鬥機器。這裏的人一個個面色沉靜,眼光冷酷,不苟言笑。我本來還有些柔軟的心隨着每天殘酷的訓練而逐漸堅硬起來,在無形中接受了所有拳手默認的價值觀:適者生存,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