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辻行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個建築”隔着庭院,與這裏正面相對。那或許就是西館——“達麗婭之館”吧。玄兒曾說——那建築和東館一樣古老,建成後一直是宅子“當家人”的起居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個宅子的中心地帶。
和東館一樣,西館也是兩層樓的西式建築,但在其南端——從我這個角度望去,是正面的左邊——突起着一個帶有大角度方形屋頂的塔屋,其高度大約有四層,和昨天我們去過的十角塔相同。
建築的牆面還是黑色,讓人聯想到爬行動物的皮膚,上面零星開着幾個黑框的小窗戶,衝着外部的百葉窗也是黑色,關得嚴嚴實實。屋頂的瓦片、塔屋牆壁接縫處的灰漿當然也是黑色,整個外觀是清一色的黑,和這裏沒有絲毫不同。窗框和百葉窗上的油漆已經掉落不少,上面緊緊纏繞着從地面延伸上去的青藤,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異樣的色調,讓人無法分辨出是黑色、綠色,還是灰色。
但整體給人的印象還是黑糊糊。
正如玄兒昨天所說的那樣,從外觀上看去,與東館、西館相比,我正面右首方向的北館倒更像石造的西洋建築。石砌的牆壁、“人字形”房頂,整個建築顯得莊重。說起來也奇怪,這個建築讓我聯想到今年春天我去過的那個古河男爵的老宅子。建築物被塗得黑糊糊的……
在我正面左首方向的是供傭人們使用的南館,那是一幢鋪着魚鱗板的兩層建築,與其他三幢建築相比,顯得素樸和狹小。近代日本西洋式建築常帶有陽臺,但現在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處卻看不到這樣的構造。這是否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這個宅子根本就沒有對外部“開放”的意思?
昏暗的背景下,黑糊糊的建築物排列着——
我再次將觀察的目光放回到“整個宅子”。我覺得整體上,這個宅子讓人覺得像是一幅剪紙。或許就像我昨晚站在東館前產生的第一印象那樣——像個影子,不是實實在在的建築,僅僅是個影子。站在那裏所看到的只是沒有實質內容、沒有厚度、從暗色的紙張上剪切下來的“形態”。
……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荒蕪的庭院中央。
在黃楊、桃葉、珊瑚等常綠灌木叢中,似乎有一個很小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