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錯,中間失敗了好些回,具體的我知道也不多。反正吧,上下五千年,九黎一族沒少折騰。生活不易,族人是越來越少,就有不少人隱姓埋名藏了起來。”
“這天生的本領平日裏還好些,一打仗什麼的就藏不住。所以你聽評書裏總說,哪哪個大將天生不凡,可是最後死的挺慘的,不光是九黎有人傳下消息知識啥的,那些修仙了道的,徒子徒孫多着呢,收徒弟可比你生兒子方便多了。”這話說的章晉陽眉角直抽抽,一腦門子黑線,這就是爲什麼炎黃人都喜歡人海戰術嗎?
“再到後來大概是唐王的時候吧,和尚們發起來了,藉着十三棍僧救唐王,在這天底下掙了名聲,還想着拜國師做正統——其實在唐王之前,有不少當皇上的都拜佛,可是下場都不咋地。”
“這事兒不能忍。無論是哪一邊都不肯賣了祖宗去拜外國神仙,於是當時袁天罡、李淳風兩位法師做裱,寫了青書祭天,和九黎一族公約天下共抗胡教。”
“當然了,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最後還是鬧了個不清不楚。現在搞的和尚們自己都亂七八糟的分不清誰是誰了。”戴叔叔看着章晉陽聽得認真,從炕櫃裏端出一盤瓜子來,示意他邊喫邊聽。
“所以有唐一代,是九黎最風光的時候了,那時候天下豪俠無數,就是現在留下的傳說也是唐朝最多。”
“不過有句老話說得好,樂極生悲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九黎一族的人愈來愈少,後來沒辦法,只能把族人託付給神仙道教導。因爲,有好多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傳不下去了,只能等着後來再有族人會和祖上一樣的神通才能練啊。”說到這裏,戴叔叔有些唏噓,吞雲吐霧的感慨了半天——章晉陽聽得入了迷,壓根沒注意他什麼時候有點着了一根菸。
“從此以後,這天底下就傳下了規矩,各家看好各家的娃,誰家出了九黎人,就送到山上去學藝。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是爲了貪心那榮華富貴,而是爲了,有了榮華富貴,能多生孩兒,給家族開枝散葉,實在也是迫於無奈啊。”
“總之這個規矩傳到現在,輪到你們去薊京,也算是上山學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