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臭魚不信,他用銅燭臺敲打牆壁,發現方磚裏果然都是空心。
阿豪奇道:“沒準這座村子下方是個大火窯,那些千年楠木都是用來燒火的。”
我感到莫名其妙:“楠木自古罕見,誰會捨得用它們來當木柴?”
藤明月祖輩曾開設過窯廠,她對此多少有些瞭解:“我聽人講楠木年代愈久,燃燒起來越是熾熱。”
我和臭魚等人皆是外行,聽了藤明月的解釋,才知道同樣是火,也大有不同。自從燧人氏上觀乾象,下察五木以爲火,世人就開始識得火性了,但古代無法測量火焰熱度,只有通過肉眼觀察,當窯內達到上千攝氏度高溫的時候,火焰會呈現出白色,鑄銅器或燒造彩瓷土俑,都對火候的要求極爲嚴格,除了要有懂眼的人看窯,還得適當選取五木,那五木分別是“棗榆桑柞槐”,窯匠會根據季節天時變化,依次選取這五種樹木作爲燃料,否則燒出來的器品就會開裂生變。而楠木生性陰沉,放在地底變枯之後,可以燒成遇水不滅的熾白烈焰,如同煉獄裏焚燒厲鬼的業火。
我們聽罷都是滿腹疑惑,這“殛神村”下的大火窯裏,是不是煉着什麼怪物?那尊神像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又想起墜機事件倖存者在深山裏喫了“肉身菩薩”的事情,不過這村子裏的神像是在地底,應該不是所謂的“肉身菩薩”,不到窯洞深處看個明白,終究猜不出兩者有沒有關聯,但那窯窟內若真有陰火,只怕衆人到不了近前就得變成烤鴨了。
這時一座拱形石門出現在甬道盡頭,石門上雕刻着兩位身披甲冑的武士,古代門神衆多,從神荼和鬱壘,到秦瓊和尉遲恭,以及鍾馗、魏徵、姚期與馬武,還有關羽與周倉、焦贊與盂良,乃至十三太保李存孝,我實在辨認不出這裏刻的到底是哪路神明,唯見石門半掩半開,有道縫隙可以容人鑽入,拿手一摸都是熱的,腳下隔着鞋子也覺得滾燙,但還沒到承受不了的地步。
我們知道往回走是死路一條,抱着種僥倖心理,覺得“殛神村”荒棄了數百年,窯窟雖有餘溫,總不至於把人烤成焦炭,古時還不是從這條俑道向窯窟裏搬運楠木。當下穿過石門,走到裏面看清地勢,心裏都是一顫,就見門後是個天然生成的巖洞,上方有天窗般的洞口,高約二十幾米,底部鋪設着幾米厚的耐火玄石,形狀像是個隆起的蓋碗,直徑在百米開外,下邊就是窯膛,有些地方的窯壁已經開裂,到處是裂痕和窟窿,能看到整株整株的千年楠木被截斷填進膛內,裏面暗紅色的灰燼忽明忽暗,似乎有絢麗的鐵水流動,灼熱異常。
阿豪駭然失色:“從高處看到的微光,果然是個窯窟,那本考古手記的主人大概就葬身於此,這村子除了他之外,至少幾百年沒人來過了,爲何火膛裏的灰燼仍然如此熾熱?”
我舔了舔乾裂的嘴脣,說道:“這是窯膛嗎?天底下哪有這麼大的火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