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
想殺艾哈邁德·伊爾馬茲的可是幾個狠角色。他們都是流亡巴黎的土耳其學生,已經幹掉了一個土耳其使館的專員,還用燃燒彈將土耳其航空公司一名高級主管的房子付之一炬。之所以選擇伊爾馬茲作爲下一個目標,一是因爲他下重金支持軍事獨裁,二是因爲他恰好就住在巴黎,行動方便。
伊爾馬茲的家和辦公室守衛森嚴,他的奔馳豪華轎車也是全副武裝。然而,是男人都有弱點,幾個學生都認爲,這弱點往往就是性。在伊爾馬茲身上,他們還真猜中了。幾周隨意的監視發現,每星期有兩三個晚上,伊爾馬茲都會開着僕人用以採購的雷諾旅行轎車出門,到第十五區一條小巷拜訪一位年輕漂亮的土耳其女人——他的情人。
幾個學生想趁着伊爾馬茲跟女人上牀時在雷諾車下裝枚炸彈。
他們知道從哪兒弄炸藥——去找佩佩·戈齊,科西嘉“教父”級人物梅美·戈齊的衆多兒子之一。佩佩是個軍火商,對買家來者不拒,不過他更喜歡政治性買主,原因正如他欣然承認的那樣:“理想主義者出價更高。”土耳其學生實施的前兩次暴行都有他的支持。
然而,汽車炸彈計劃裏卻有一處小麻煩。通常,伊爾馬茲都會獨自駕車離開姑娘的住所,獨自駕車離開——但也並非總是如此。有時,他會帶她出去喫晚餐。一般是姑娘坐車,半小時後返回,大包小包拎着麪包、水果、奶酪和紅酒,顯然是想準備一頓溫馨的晚宴。偶爾伊爾馬茲也會乘出租車回家,轎車留給姑娘用一兩天。同所有恐怖分子一樣,這些學生也追求浪漫,不願冒令佳人殞命的風險。畢竟,她唯一的罪過只是愛上了一個配不上她的男人,而這罪也並非不可饒恕。
學生們以民主方式討論了這個問題,投票決定,不選領導。不過,人羣中有一個人還是憑藉強大的人格力量成爲主導。他叫拉赫米·喬斯貢,一個相貌英俊、滿腔激情的年輕人。濃密的鬍子,眼裏閃爍着某種“心向榮耀”的光芒。儘管前兩次行動問題頻出,風險重重,但正是有了他的活力與決心,他們才成功地實施了行動。拉赫米建議找一位炸彈專家請教。
一開始,其他學生都不贊成這個想法。可又有誰可以信任?拉赫米提議埃利斯·塞勒。此人來自美國,自稱是個詩人,實則以教英文爲生。在越南當兵時,他學會了使用炸藥。拉赫米認識他一年左右:兩人曾同在一家名爲“混亂”的革命性報刊做事,可惜後來刊物夭折。他們還一同組織了一場詩歌朗誦會,爲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募捐。埃利斯似乎能夠理解拉赫米爲土耳其遭受的境遇感到憤怒,也理解他對施暴者的痛恨。其他幾個學生中有的也對埃利斯略有了解:有人見他參加過數次遊行,還以爲他是個研究生或者年輕的教授。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不願讓一個非土耳其人摻和進來。然而拉赫米一再堅持,大家最終還是同意了。
埃利斯立馬就想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是在炸彈上裝一個無線電操控的解除保險裝置。到時,拉赫米坐在那姑娘公寓對面的某扇窗前,或者可以待在停在街邊的車裏,靜觀其變。他手裏會拿着一臺小型的無線電發射器,煙盒那麼大——就是人們用來打開車庫自動門的那種。如果伊爾馬茲像往常一樣獨自上車,拉赫米就按下發射器的按鈕。無線電信號將激活炸彈開關,炸彈啓動,伊爾馬茲一旦發動引擎就會引爆。如果是姑娘上了車,拉赫米便會手下留情,她大可毫不知情地安全離開。除非炸彈啓動,否則會很安全,正如埃利斯所說:“不按按鈕,就不會炸。”
拉赫米對這個主意很是讚賞,還問埃利斯是否願意同佩佩·戈齊合作製造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