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再再後來,就是你們看到的我了。
巧合的是,從生下來,到現在,我也一直住在蘇州河邊。
這是我的生死河。
2012年,六月,某個夜晚,我陪家人去家樂福購物,坐在永和大王喫飯時,忽然思維一跳——孩子的心底究竟在想什麼?埋藏成年人無法想象的祕密?遠遠超出孩子的生活體驗,抑或來自另一時空——當孩子們沉默不語,就是在回憶上輩子的前塵往事。
我轉而想象: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走來的,即便在忘川水邊奈河橋下喝了孟婆湯,但在出生時仍然保有上輩子的記憶,只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受到所謂“教育”的侵入與污染,才逐漸遺忘了前世的一切,從悲歡離合到生老病死……
由此,便開始了《生死河》。
半年之後,當這本書已經完工80%,並已在《懸疑世界》雜誌連載過六萬字之後,我卻突然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案——現在你們都沒有看到過的一個人,他叫於雷,顧名思義就是《紅與黑》裏的於連,我這才發現真正的主人公應該是他啊,爲何他不能渡過生死河?
於是,我面臨一個極度艱難與殘酷的抉擇——要麼按照原定的寫作大綱,順利完成最後的結尾;要麼把主人公改成另一個人,並將絕大部分敘述視角,由第一人稱改爲第三人稱,結果就是全書要幾乎重寫一遍,我將要再付出數十個不眠之夜的代價。
這是我從未遭遇過的困境,就像站在一座小型的分水嶺上,往後走是條平坦大道,但只能通往來時的埃及;往前去卻是登山險徑,卻有可能進入造物主應許的迦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