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狀態危險吧?”
“當然。”
“我還聽說,同之前的核電站相比,高速增殖反應堆更容易發生失控事故,這是真的嗎?”
“是的,是真的。”梅宮副教授斷言,“此前的核電叫輕水反應堆,核燃料周圍是水。目的就是用這些水來適度降低核裂變時產生的中子的速度,使之產生高效率的連鎖反應。水流量過多或過少都會降低效率。並且,燃料的擺放方式也有最適宜條件,燃料的空隙過寬或過窄都不行。現在國內的輕水反應堆全都是在這種最適宜條件下運轉的。這原本是出於經濟性的考慮,而事實上也變成了一種安全裝置。由於反應堆一直是在最佳條件下以最大效率運轉,所以,一旦出現事故導致條件發生輕微變化,效率首先就會變低。”
“啊,是這樣啊。”主持人發出欽佩的聲音,“那就是說,一般的核電不可能發生失控的情況嘍?”
“不,也不能說完全不可能。在非常罕見的狀況下,正常運轉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核裂變突然加速的情況,只不過這種情況的確極罕見。在輕水反應堆當中,製冷劑喪失事故反倒已被當成慘痛事故的典型。這是某種原因導致製冷劑,即水供給,無法發揮作用而產生堆心融化,即所謂的空燒事故。三里島的事故就是這種類型。”
“原來如此。那,爲什麼高速增殖反應堆會更容易失控呢?”
“說到高速增殖反應堆,其實它的冷卻材料和燃料之間的關係等並不像輕水反應堆那樣是以核裂變反應的效率爲最優先的。它使用中子時並不進行減速,如果想讓核分裂的效率更高,自然就會像輕水堆那樣使中子大幅減速。那麼,它到底以什麼優先呢?當然是增殖了。衆所周知,在新陽裏面,除了發電,還有將鈾238轉化成鈈239的工作,必須把這個放在優先位置纔行。否則就弄不明白科學技術廳究竟爲什麼要過這座危橋。”
或許是緊張情緒稍微緩解了吧,梅宮略帶諷刺地說道:“那麼,如果以這些工作爲優先,方針就會如何改變呢?那就必須儘可能多地增加穿梭在燃料之間的中子的數量,因爲中子數量越多,產生的鈈就會越多。爲此,中子的速度越高越好。速度越高,撞擊鈈的時候新產生的中子數量就越多。因此高速增殖反應堆是用液態鈉做冷卻劑的。”
“呵呵,原來是這麼回事啊。”雖然是否真的理解了很值得懷疑,但新聞主持人儼然一副已理解的表情使勁點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