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緒一進門就問道,荀詡點點頭。裴緒今天穿的是一件素色的短襟,兩個袖口與手肘處都沾着墨水,顯然他剛纔正在忙於圖上作業。
“你那邊工作忙的怎麼樣了?”荀詡叫人給他上了一杯茶。
“還算順利,已經繪好了南鄭三個城區的地圖,只是因爲分率設定太高,所以進度比較慢。”
“呵呵,你的製圖技藝果然精湛,連諸葛丞相都稱讚不已。”
裴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謙遜地回答:“哪裏,這都是我河東老家世代相傳的‘製圖六體’,我只不過是加以應用而已。”
他們都不知道,在距離他們一千多里以外的河東聞喜,裴緒同族一位叫裴秀的五歲少年將在幾十年後將“製圖六體”發揚光大。
一杯茶喝完,荀詡切入了正題,他把自己的計劃透露給裴緒。裴緒聽完以後,頗有些震驚,他不敢相信似的望着荀詡,半天沒有說話。
“你覺得這計劃可行嗎?”
聽到荀詡的問話,裴緒艱難地點了點頭:“從技術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可您也知道,現在這種環境之下,風險太大了,昨天不才剛鬧出楊參軍的事情?現在再去刺激軍方……”
“風險總比兵出子午谷小一點吧。”荀詡笑着說。兵出子午谷是一個蜀中的典故:在第一次北伐開始前,魏延曾經提出取道西漢水下游的子午谷襲取長安的計劃,這個計劃因爲風險太大而被諸葛丞相否決。從此“兵出子午谷”在蜀國就成爲高風險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