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牧師佈道的內容是《聖經》中“浪子回頭”的故事。瑪格麗特想,這呆傻老頭該選個大家都關心的話題,比如“開戰的可能性”。首相已經向希特勒發出最後通牒,元首對之表示不屑。宣戰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瑪格麗特害怕戰爭。她愛過的男孩死於西班牙內戰。雖然這已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時至今日,她依然會時不時地在夜晚傷心落淚。對她來說,戰爭意味着又要有其他千千萬萬個女孩子將體會她曾經遭受的悲痛了。這種想法實在讓她難以承受。
然而,她心裏還有一部分渴望戰爭。幾年來她都對英國在西班牙戰爭中的怯懦表現耿耿於懷。一幫得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武裝支持的暴徒推翻社會黨政府時,她的國家竟然袖手旁觀。歐洲各地成百上千的理想主義青年奔赴西班牙,爲民主而戰,而民主政府卻拒絕爲他們提供武器。於是這些年輕人犧牲了,留下瑪格麗特這樣的人於憤怒、無助和羞愧之中。如果英國現在對法西斯採取反對立場,她就會再次爲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她爲即將來臨的戰爭雀躍不已。開戰絕對意味着,在父母身邊這種壓抑的、令人窒息的生活到頭了。他們一成不變的禮教還有毫無意義的社交生活禁錮着她,讓她厭倦,灰心喪氣。她渴望逃離這裏,去過自己的生活,但這似乎不可能,她尚未成年,又沒有什麼她能勝任的工作。但她急切地期盼着,開戰之後所有一切都肯定會不一樣。
她曾癡迷地閱讀過一些報道,有關在上次大戰中女人們是如何穿上她們的褲子到工廠裏工作的。現在海陸空軍部隊裏都有女兵分隊。瑪格麗特夢想加入後援預備軍——女人的軍隊。她掌握的技能少得可憐,其中一項是駕駛。父親的司機狄比用勞斯萊斯教過她,戰死沙場的伊安曾把他的摩托車借給她。她甚至可以開摩托艇,父親在法國尼斯有艘小型遊艇。後援預備軍需要的正是救護車駕駛員和會開摩托的通訊員。她彷彿看到自己身着制服、頭戴頭盔、騎着摩托車,以最高時速將緊急軍情從一個戰場送到另一個戰場,卡其色襯衫的胸前口袋裏放的是伊安的照片。她堅信,只要給她機會,她就能很勇敢。
後來他們才發現,宣戰其實就在他們做禮拜期間,甚至在十一點二十八分,佈道進行到一半時還拉響過一聲防空警報。不過這警報沒傳到他們村子,充其量也就是個假警報而已。奧森福德一家就這樣從教堂走回了家,全然不知他們已經身在戰爭中了。
珀西想要帶槍去逮兔子。他們都會射擊,這算是個讓他們癡迷的家庭娛樂活動。父親當然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爲在週日射獵是不合規矩的。珀西大失所望,但還是順從了。他雖然劣跡斑斑,但畢竟還沒到膽敢公然違抗父親的年紀。
瑪格麗特喜愛弟弟的機靈頑皮。他是她灰暗生活中唯一一縷陽光。她常常希望自己能像珀西那樣拿父親開涮,在背地裏取笑他,但每次她都會氣到笑不出來。
他們到家後,看見一個光着腳的女僕正在大廳裏澆花,全都嚇了一跳。父親不認識她,粗魯地質問道:“你是誰?”
母親用她柔軟的美國口音說:“她叫詹金斯,這周剛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