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哈里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歐洲傳統的野豬,拉丁文名S.scrofa scrofa,純種爲三十六個染色體,臉上沒有疙瘩,滿身鬃毛,有適於撕戳的大獠牙,四蹄尖利,可以踩死毒蛇,然後把它像小玩意一樣喫掉。在激動、發情或是保護幼崽時可以向任何威脅發起進攻。母豬有十二個乳房,是很好的母親。梅森在S.scrofa scrofa身上找到了主旋律。這種豬的長相適宜於給萊克特博士提供被喫掉時最後的恐怖印象(詳見1881年《哈利斯論豬》)。
他還買了奧薩博島豬,因爲它進攻性強;又買了嘉興黑豬,因爲它雌二醇高。
他從印度尼西亞東部引進了鹿豚[48],Babyrousa babyrussa,是以“豬鹿”聞名的。但是情報不確,獠牙的長度被誇大了。這種豬生育期長,只有一對乳房。就它的一百公斤體重而言,花的錢太多。他沒有浪費時間,因爲鹿豚之外的其他類似豬種很多。
就齒系的發育而言,梅森不需要就豬種做多少選擇。幾乎每一個品種都有宜於完成任務的牙齒,三對尖利的門齒,一對長獠牙,四對前臼齒和三對咬碎力強的臼齒,上下各一排,共計四十四顆。
所有的豬都喫死人,但是要讓它喫活人就需要訓練。把這事交給梅森在撒丁島的人最適宜不過。
現在,經過了七年的努力和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其結果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