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4月9日。星期一。下午,13點01分。
醫院,四樓,曾經的傳染病區。非典流行時,隔離過許多重症患者,每天不止一個人被送往太平間。漫長寂靜的走廊盡頭,葉蕭背靠在牆上,看着一塵不染的天花板。
剛在醫院食堂喫完午餐,期間卻沒人跟他說話,並非有意疏遠,而是把他當作高高在上的神,尤其在他成爲發現地底首位倖存者的英雄之後。
至於六個倖存者,醫生根據每人不同的身體狀況決定菜譜,由指定的廚師做好,直接送入病房。
不知周旋喫的是什麼午餐。渾蛋!葉蕭暗自咒罵了一聲。爲什麼還擔心那傢伙?他那幾聲“我不知道”,仍像針紮在心頭——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不願說”。平常要是碰到這種“茅坑裏的石頭”,葉蕭自有各種手段對付,短則兩三分鐘,長則一個通宵,就能從對方的鐵齒鋼牙中撬出祕密。
可是,當他面對周旋,卻無法使用任何一種慣用的方法。
葉蕭的父母都出生在這座城市,年輕時響應國家號召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他從小生長在天山大漠之間,小學五年級纔來到沿海大都市的父母的故鄉,寄居在親戚家中讀書。至今,父母還在沙漠邊的綠洲養老,再無回城定居的念頭。小學時葉蕭頗爲瘦弱,很難聽懂本地方言,常被欺負,幾乎沒有同學跟他玩,除了同樣常被人欺負的周旋。
也因爲是鄰居,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後來兩人都考入了四一中學,還是同班同學,各自發育得英武挺拔。葉蕭擅長體育,打架時令對方退避三舍,但從不輕易使用武力,只在周旋遇到小流氓敲詐勒索時,纔會出手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他們還有一項共同愛好——讀推理小說,經常是周旋去圖書館借書,讀完後再借給葉蕭,那時幾乎讀遍了福爾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