姵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夕前夜,長安城下了今冬第二場雪。放眼望去,城內一片蒼茫,唯有遠近不斷響起的爆竹聲,爲銀裝素裹的長安城增添幾分熱鬧的喜氣。
除夕當日一大早,西嶺月穿着新裁的衣裳,與長公主一家前往郭氏宗祠進行一年一度的祭祖。原本郭家的女兒是無權參與祭祖的,唯有男丁和媳婦纔有資格,但因西嶺月與家族離散多年,又是聖上欽封的縣主,今年族老們特許她參加,正式與族內長輩們認親。
到了宗祠附近,道路漸漸擁堵,放眼望去是一輛輛寶馬香車,華蓋雲集。族人們紛紛站在宗祠門前互相問候,男女老少皆是精神煥發、笑容滿面。西嶺月這才真正發現郭氏一族的龐大。
郭氏起源於“姬”姓,以封國爲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弟“虢叔”,因“虢”與“郭”同音,後世遂改稱“郭”姓。虢叔是黃帝二十七世裔孫,故而宗祠內最中央擺放的便是黃帝的金身塑像。
郭氏祖上也曾顯赫一時,但因歷朝歷代戰亂不止而漸漸敗落,到了大唐一朝已經式微。天寶年間,郭氏後人郭子儀以武舉科考出身,因名列前茅而補缺左衛長史一職,後屢屢建功擢升至九原太守,由此發跡。
直至安史之亂爆發,朝廷無人可用,天子“奪情”起用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命他率軍勤王,討伐安祿山。郭子儀不負皇恩,先後
收復河北、河東、都城長安、西京洛陽,功勳卓絕。
此後,他卻屢遭同僚嫉妒構陷,兩次被天子解除兵權,徒有代國公的虛職。直到寶應元年,吐蕃趁着大唐內憂之時進犯,直抵長安,代宗才重新起用郭子儀,命他集結大軍與吐蕃對抗。郭子儀不負皇恩,將吐蕃驅逐出境,更孤身單騎入回紇和談,與其聯手抗擊吐蕃。至此,郭子儀的聲望達到頂峯,成爲大唐軍魂。
大曆十四年,天子尊郭子儀爲“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並將其汾陽郡王的食邑增至兩千戶。
兩年後,郭子儀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他死後,德宗帝廢朝五日,親臨安福門送葬,並違反禮制將他的墳墓加高一丈。墓成之日,德宗親率百官前往弔唁,在其墳前痛哭流涕,甚至下令國史記載,稱他爲“再造王室,勳高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