姵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年前他的父皇——先帝順宗登基,改元永貞,當時大唐正一片瘡痍:外有突厥、回紇、吐蕃、党項虎視眈眈;內有強藩割據,不聽天子號令;朝廷上黨派鬥爭激烈,互相傾軋,百姓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先帝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對政事極有想法,當時雖拖着病體登基,但依然起用了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一大批文人,企圖大舉改革、勵精圖治。
李純必須承認,先帝的初衷是好的,這批文人也確實有想法,提出了諸如減免賦稅、打擊專權、剷除宦官勢力等一系
列舉措。然而文人有文人的弱點和私心,他們妄圖在短短數月內革除弊病,卻不懂循序漸進,導致朝中上下惶恐,威脅了許多人的利益。
再者,他們恃寵而驕,任人唯親,急切拉攏親屬、好友佔據重要位置,而對不依附他們的官員則進行打擊報復,假公濟私。武元衡便是當時的受害者之一。
最讓李純無法忍受的是,他們竟對先帝進言,反對立他爲太子,而是擁護十六弟李成軒!原因是他與宦官走得極近,威脅到了改革計劃!
他當時得知此事大爲震驚,一怒之下便聯合宮內的宦官勢力,入紫宸殿逼宮,迫使先帝立他爲太子,實施監國。
倒也是天意助他,此後沒過多久,王叔文、王伾兩人先後丁憂、中風,離開了朝政核心。其他文人失去主心骨,內訌激烈,這便給了他機會一舉反擊,聯合宦官及藩鎮再次逼宮。當時先帝已久病失語,只得被迫傳位給他。
而在他這次逼宮登基中,武元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原本武元衡也是先帝心腹,卻看不慣王叔文等人結黨營私,以改革之名進行派系之爭,便拒絕投靠他們。王叔文見拉攏不成便在先帝面前進獻讒言,將其貶爲太子右庶子,這也促成了他與李純的君臣之誼。
而先帝這封信裏,寫的正是這件事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