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14年8月2日,德國入侵比利時。幾天之內,德軍橫掃法國。臨近8月底,就在巴黎即將陷落之際,德軍的主力從法國撤兵,以應對俄國從東方而來的入侵,保衛德國國土,於是巴黎沒有陷落。
1915年,俄國正式獲得了對君士坦丁堡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權。
許多曾經在貝琳達的舞會上與夏洛特跳過舞的小夥子都戰死在了法國。弗雷迪·查爾芬特死在了伊珀爾[1];彼得回到了家鄉,患了炮彈休克症;夏洛特接受護士訓練之後上了前線。
1916年,莉迪婭生下了一個男孩。考慮到她的年齡,人們原以爲生產過程會很困難,結果並沒出現什麼問題。他們給這個男孩取名叫亞歷克斯。
夏洛特在1917年患了肺炎,被送回家中。她在康復期間把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兒》翻譯成了英文。
戰爭結束後,婦女獲得了投票權;勞合·喬治成爲了首相;巴思爾·湯姆森受封爲爵士。
夏洛特嫁給了一名她曾在法國護理過的年輕軍官。經歷過這場戰爭,他變成了一名信仰社會主義的和平主義者,並且是首批加入議會的工黨議員之一;夏洛特則成了頗具影響力的英文翻譯家,主要翻譯十九世紀的俄國小說。1931年,夫婦倆去了一趟莫斯科,回國後宣佈蘇聯乃是工人的天堂。納粹德國與蘇聯簽訂條約[2]前後,他們才改變了這種想法。在1945年當選的工黨政府裏,夏洛特的丈夫任副部長。
夏洛特如今仍然健在,她住的小屋就建在家庭農場從前所在的地方。這座小屋是她父親當年爲自己的管家建造的,結構寬敞、構造堅固,裏面擺滿了舒適的傢俱和彩色的布藝裝飾。家庭農場如今成了住宅區,不過夏洛特很喜歡有鄰居做伴的生活。沃爾登莊園由魯琴斯[3]主持重建,現在歸亞歷克斯·沃爾登的兒子所有。
對於近些年發生的事,夏洛特的記憶有時會很模糊,但在她的記憶中,1914年的那個夏天仍宛如昨日。每當回憶起那段經歷,她那雙悲傷的褐色眼睛總會有些恍惚。接着,她便會向你講起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不過,她並不只沉浸在回憶裏。她不僅指責蘇共政府敗壞了社會主義的名聲,還指責瑪格麗特·撒切爾[4]敗壞了女權主義的名聲。若是你對她說撒切爾夫人不是女權主義者,她會反脣相譏,說勃列日涅夫[5]不是社會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