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登月前的準備 (第2/4頁)
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必須讓飛船具備自我維持的能力,”李衛東冷靜地說道,“這不僅是爲了節約資源,更是爲了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研發進展: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微型生態循環系統,這種系統能夠在飛船內部有效循環水資源,並通過人工光源和植物培養實現氧氣的自我供給。此外,團隊還爲飛船設計了一套廢物處理與再利用系統,能夠將船員產生的廢物轉化爲能源或肥料,進一步減少資源消耗。
李衛東深知,登月任務的真正目的是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的資源開發基地,因此,月球基地的建設是這次任務的另一個核心部分。爲了確保月球基地能夠長期運行,李衛東決定採用模塊化設計,確保基地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進行擴展和調整。
李衛東的月球基地設計方案採用了模塊化結構,每個模塊都具備獨立的功能,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進行組合與擴展。這些模塊包括生活艙、科研艙、能源艙和開採艙,每個艙體都具備獨立的生命支持系統和能源供給系統,確保即使某個模塊出現故障,整個基地的運行也不會受到影響。
“我們不能一次性建成一個龐大的基地,而是要讓它具備靈活擴展的能力。”李衛東在規劃會議上強調道,“每一個艙體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進行組合和升級,這樣我們就能隨着任務的推進,不斷擴展基地的規模和功能。”
研發進展:李衛東的團隊設計了一種充氣式艙體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在發射時壓縮至最小體積,抵達月球后通過充氣展開,形成一個堅固耐用的艙體。充氣艙體不僅能夠有效節省發射成本,還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進行靈活調整。此外,科研團隊還爲基地設計了一套自動化搭建系統,能夠通過機器人和無人機在月球表面自動搭建和擴展基地。
爲了確保月球基地能夠長期運行,李衛東決定採用太陽能與核聚變相結合的能源供應方案。月球表面有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尤其是在月球的極地區域,幾乎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陽光照射。李衛東計劃在月球基地周圍部署大規模的太陽能板陣列,爲基地提供日常的能源供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