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問題提問的很好……
如果《赤壁》按照《三國演戲》拍攝,票房成績會不會更好?
其實,吳羽森是有機會把《赤壁》做成史詩片的,開拍前,請了蘆葦先生寫劇本,結果吳羽森等不及,沒有用蘆葦的稿子。
蘆葦還是完成了劇本,收在了《電影編劇的祕密》這本書裏。
後來採訪蘆葦,他說誰要搞史詩電影,他還能一戰。
頗有點辛酸。
其實,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吳羽森等不及,而是他倆的基調不一樣:吳羽森覺得周瑜劉備打仗是爲了天下太平,蘆葦覺得是爲了保命……
打從一開始,人家就沒想按照正規史詩拍攝!
這不代表吳對真實情況的理解,拍一部電影出於商業考量,對主角的行爲動機在設定上高大上化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插科打諢,大概也是娛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