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熔爐》是典型的商業片拍法,全體人物都是極其臉譜化的,比方說那個院長,找了個醜陋猥瑣的演員演校長,讓觀衆把所有情緒衝着反派釋放。
《嘉年華》則是對社會的控訴,情緒、鏡頭都很剋制,連壞人的臉都看不清……
但很多人誇韓國的這些電影,不一定是真的認可電影水平,而是對自由創作的羨慕。
國內的環境:只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實的電影在中國都很悽慘,大部分都無人問津,火了還要挨噴。
像《嘉年華》幾經修改艱難上映,還是沒人看。
更慘的是過審已經夠難了,還會有很多人跳出來罵你是賣國獻醜。
像去年入圍戛納的《南方車站的聚會》,一幫人片子都沒看過呢,“丟人”“舔外國評委”的言論就已經出來了,張一謀《一秒鐘》被技術之後,各大平臺上都有人出來說“禁的好”“張一謀過時了”。
然後又來罵國產電影垃圾……
呂瀟然走得很瀟灑,《烈日灼心》的宣傳都沒怎麼操心……
橙子這麼大一個公司,有自己的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