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球狀閃電》誕生有個小故事,05年的時候有次劉慈欣右肋下方劇痛,心想這肯定是得了肝癌,過於內斂的他沒去醫院,跟誰也沒說,而是咬牙忍痛伏案寫出了《球狀閃電》,作爲最後的遺作。
小說寫完了,還是去醫院檢查了一下,才知道其實只是肋組織增生,打兩針抗生素就好了的小病,簡直是黑色幽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正因爲如此,老劉當時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灌注到了《球狀閃電》裏,這是他情之所至的作品,裏面充滿了冷酷的命運和頑強的抗爭,甚至寫出了量子態的彼岸世界。
《球狀閃電》帶有大劉對生死的考慮:人死亡的過程就是從強觀察者,變爲弱觀察者,再變爲非觀察者的過程。
至於《三體》……
說一下《三體》誕生的背景,《球狀閃電》後,劉慈欣風格有了些變化,三體故事是劉慈欣攢了多年的最宏大的構想,一直沒有實現的信心,經過《球狀閃電》,覺得有什麼可顧慮的呢?
於是我們看到了狂野的《三體》寫作方式:紅岸工程,智子工程,三體遊戲,ETO,宇宙社會學,面壁計劃,黑暗戰役,黑暗森林,執劍人,掩體計劃,黑域計劃,二向箔,小宇宙……隨便一個設定其實就夠支撐一部長篇小說了,他一下子就用了好幾十個,一點都不心疼,用大量的牛逼概念轟炸讀者,讓讀者的閱讀體驗在持續的震驚之中爬升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三體》系列是劉慈欣科幻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峰,一下子把積累多年的庫存全用完了,後面不知道還要積累多久才能再寫出同等質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