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貨胖子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是必須的,這劇場的票可不能賣便宜了,這是高雅藝術嘛,哈哈,最便宜也得一貫銅錢一人吧?包廂費用另算!”
“嗯,還可以順便售賣酒水點心,也不能便宜賣了,至少得比外面貴兩三倍吧?”
“對了,現在可沒有喇叭這種東西,劇場還不能修太大了,能坐下兩三百人就差不多了。”
“嗯,劇場得修建得小一些,半圓形的劇場好像可以聚音吧?到時候讓人打造一些銅喇叭出來擴音,應該能解決這問題。”
“舞臺幕布可以找畫師繪製出背景,還可以將你之前弄出的煙花什麼的,弄去當舞臺特效。”
“音樂可以找樂師現場演奏,演員咱們直接買一些歌舞姬吧。”
兩人越聊越興奮,拿過紙筆,開始記錄辦個劇場需要那些場地人員,劇場修成什麼樣等等。
不怪李忘憂與蘇長卿兩人這麼上心,大唐的文娛確實乏味了些。就連戲曲,此時都尚未出現,坊間也只有雜耍的藝人表演而已。
直到李隆基登基後,纔將宮廷中的歌舞伎集中在梨園,學習歌舞,戲曲。這也是後世將戲曲行當稱爲梨園行的原因,而李隆基也被稱爲是戲曲界的祖師爺。
但即便大唐此時有戲曲,那也不是李忘憂與蘇長卿兩人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