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衣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李羅睺的一聲令下,這場慘烈的攻城戰拉開了序幕。
我站在城頭,略略一看李羅睺的陣型,便由衷的讚道:“好個李羅睺,兵法精要已被他喫透了五六成。”
原來,這李羅睺的八百人隨着他的一聲令下,分成了三隊,第一隊不足百人,列隊後撤,開始組裝炮火陣地,我偷眼一瞧,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一十二門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已經組裝完畢,這種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出廠於1915年,設計者是英國人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相比笨重的臼炮而言,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有重量輕、可拆解、便攜帶等優勢,只不過李羅睺此次對佛骨沙窟制定的目標本爲輕量化奔行,所以並沒有攜帶過多的重型武器,只攜帶了十二門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以及少量炮彈,然而,對於這種小型的局部攻防戰來說,它已經是足夠危險的重型武器了!
“轟——砰——砰——砰——”
伴隨着指揮旗的下落,十二門炮齊聲發射,密集的炮擊,瘋狂的湧向了城頭,梁戰拎小雞一般,將我夾在了肋下,飛一般的順着樓梯往城牆下頭跑,緊緊的縮在石階邊上,炮彈亂飛,不斷的在城頭炸響。
魯絳被魯胥護着,縮在我旁邊,大聲喊道:“不應該啊!這佛國城乃是整塊黑色玄武石壘成,堅逾金鐵,一般的炮火是無法轟塌城牆的,李羅睺這麼密集的炮擊根本就是無用功……”
我舔了舔嘴脣,冷聲說道:“什麼無用功?李羅睺的炮擊是幌子,目的是掩護部衆爬城……”
我的話音未落,只見護城河對岸,在李羅睺的炮擊響起的同時,另兩隊人馬已經動了起來,一路飛奔,直撲護城河,掏出隨身攜帶的羊皮帶,四人一組,一邊吹氣,一邊開始捆紮。
所謂羊皮筏子,舊稱“革船”,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其做法簡單便捷,就是在屠宰牛羊之時,剝下整張皮毛,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鬆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使用之時,自預留的吹氣孔處將其吹鼓,再以麻繩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扔入水中,置身於上,橫渡江河。故民諺有云:“竄死一隻羊,剝下一張皮,捂掉一身毛,刷上一層油,曝曬一個月,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漂它幾十年,逍遙似神仙。”這羊皮筏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爲使用。由來已久,中國以皮筏爲渡由來已久。據《後漢書》載:“縫革囊爲船”;《水經注·葉榆水篇》有云:“漢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有道是“九曲黃河十八彎,筏子起身闖河關。”說的就是這種古老的便攜式渡河工具的妙用。李羅睺精通行軍之術,對着羊皮筏子的應用自然是得心應手,只見他手下那兩隊人馬,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吹鼓了皮囊,捆紮妥當,其中一隊人馬,以手爲槳,四人一組,開始渡河,另一隊人馬在岸邊布起了射擊陣地,舉槍瞄準城頭,根叔幾次想要狙擊羊皮筏子上的敵人,都被密集的點射逼了回來。
就這樣,不到盞茶的功夫,百餘名天師會弟子便以潛到了城頭,口銜利刃,掄起飛虎爪,扣在城頭,兩手抓住繩索,兩腳輪流點在城牆之上,開始爬城。